第1页共7页银行保险开展模式一、中国银行保险的开展状况中国银行保险的开展开始于1996年左右。当时,国内的泰康人寿、新华人寿等一些人寿保险公司开始尝试涉足银行保险。表现为,银行以兼业代理形式代理销售寿险业务,主要在商业银行和寿险公司的基层网点之间开展合作,寿险公司没有针对银行销售渠道开发专门的保险产品,银行保险的总体规模也一直很小。2022年以后,银行保险在产品的开发创新方面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2022年8月,平安人寿保险公司推出了专门的银行保险产品——“千禧红〞。随后,其它寿险公司相继推出了各自的银行代理产品,如中国人寿的“路路顺〞、“家家福〞、“事事达〞、“鸿泰两全〞、“鸿星少儿〞、“鸿信消费信贷〞;太平洋的万能寿险、“红利来〞;新华人寿的“红双喜〞;泰康人寿的“千里马〞、“世纪之星〞、“福寿两全保险〞等。自此,银行保险对中国寿险业务的影响与日俱增。2022年,中国人身险保费收入达1423.96亿元,其中银行代理寿险保费收入为44.57亿元,占人身险保费收入的3.13%;2022年,中国人身险保费收入达2274.83亿元,其中银行代理寿险保费收入为388.4亿元,占人身险保费收入的17.2023%;2022年,中国人身险保费收入为3011亿元,其中银行代理寿险保费收入达764.9亿元,占人身险保费收入的25.4%,同比增长96.9%。其间,银行代理的保险业务甚至超过团体保险,成为中国人身保险产品的三大销售渠道之一。除了业务规模的迅速增长外,各家保险公司和银行在银行保险的组织架构方面也都进行了建设和完善,以配合业务的开展。表现为,几乎所有的中资寿险公司和少数外资寿险公司都成立了专门的银行代理部门,一些公司还实行银行保险事业部制,加强银行代理业务的独立运营和核算;此外,局部商业银行也设立了一级或二级的保险代理业务部门。然而,进人2022年,一些人寿保险公司开始进行业务结构调整,主动收缩银行保险业务,导致银行保险的开展速度放缓。第2页共7页2023年第一季度,银行保险的保费收入甚至出现负增长,同比下降19.5%。整个2023年,银行保险代理机构由2022年的76437家下降为65853家,银行代理实现的保费收入为803.25亿元,约占人身险保费收入的21.7%。2023年开始,银行保险又出现了大幅增长。二、中国银行保险开展存在的问题不难看出,中国银行保险虽然总体上开展较快,但业务起伏较大,目前寿险公司与银行之间的良好合作互动机制尚未建立起来。(一)产品结构单一,影响持续增长潜力目前,各寿险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