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正确党史观”观党史以“正确党史观”观党史2021年03月16日来源:光明日报作者:沈传亮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树立正确党史观”的重要观点,这在党的历史上还是第一次。这一观点既是对马克思主义史学思想的继承发展又富有现实针对性,为党史学习提供了认识论和方法论的根本遵循。坚持唯物史观是树立正确党史观的基础。中国素有深厚史学传统,强调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中国共产党不仅深受优秀史学传统的滋养,而且信服马克思主义史学思想。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唯物史观,鲜明指出生产方式是社会历史的前提,现实的个人是历史的、具体的人,不同的生产方式决定了不同的生活方式和不同的个人;是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而不是相反,不同时代的物质实践条件决定了不同的思想观念。这不仅让唯心史观威风扫地,更让我们眼界为之一宽,能科学分析人类发展大势和世界风云变幻。毛泽东同志深谙此道,撰文《如何研究中共党史》,强调运用“古今中外法”,指出“研究中共党史,应该以中国做中心”。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史的富有创见的大量论述,坚持和发展了唯物史观,是我们树立正确党史观的根本遵循。准确把握党史的主题主线、主流本质是树立正确党史观的应有之义。大党百年一路走来,犹如大江入海,奔腾不息。只有把握住历史前进的方向,站在正确的一边,才能乘风破浪,浩荡前行。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为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两大历史任务而进行的不懈奋斗,是党的历史发展的主题主线。围绕这一主题主线展开的党的不懈奋斗史、党的理论探索史和党的自身建设史,就是党的历史发展的主流本质我们党的一百年,是矢志践行初心使命的一百年,是筚路蓝缕奠基立业的一百年,是创造辉煌开辟未来的一百年。准确把握党史的主题主线、主流本质,就要坚持以党关于历史问题的两个决议和党中央有关精神为依据,正确对待党史上的人和事,正确认识和科学评价党史上的重大事件重要会议、重要人物。以唯物史观为指导,全面看、辩证看,弄清事件的来龙去脉,明确会议的前因后果,剖析人物的褒贬是非。处理好改革开放前和改革开放后两个历史时期的关系,科学总结历史经验,把握历史规律,是树立正确党史观的必然要求。百年党史是一脉相承的有机统一体,改革开放前后两个时期既相互联系又有重大区别,但其本质都是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探索,不能以形而上学的眼光将二者割裂对立。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