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土木与建筑GUANGDONGARCHITECTURECIVILENGINEERING2023年3月第30卷第3期MAR2023Vol.30No.3DOI:10.19731/j.gdtmyjz.2023.03.017作者简介:陈乔松(1969-),男,硕士,正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轨道交通土建工程研究工作。E-mail:2632540336@qq.com0引言盾构隧道在城区人口密集区施工时,不可避免将下穿各类建构筑物,我国南方地区如广州、深圳等以软硬复合地层为主,当开挖断面上部地层为富水松散砂层时,土压盾构施工易发生螺旋输送机喷涌、超挖等问题,不仅增加了盾构下穿施工难度与风险,而且易引起地面塌陷、周边建构筑物沉降开裂、甚至会出现倾斜倒塌等事故。行业内针对该问题进行了诸多分析,王文威[1]基于广州地铁18号线和22号线隧道工程介绍了盾构在上砂下岩地层中下穿南沙大道采取的洞内超前注浆加固施工技术;雷丹[2]总结了富水砂层上软下硬地层中土压盾构在管理、参数控制、应急上的一些措施;黄辉等人[3]以某工程盾构螺旋输送机涌水涌砂案例为背景,总结形成了富水砂层该类事故的防治建议及处治方法;商跃锋[4]针对富水砂层盾构施工滞排、喷涌问题,对常用的泡沫剂、膨润土和高分子聚合物三种改良剂进行工程试验,提出了泡沫剂+聚合物的复合改良方式;刘滨滨[5]通过分析不同泡沫、膨润土泥浆及高分子聚合物注入率对渣土流塑性影响,提出富水砂土的渣土改良技术方案;罗百胜等人[6]对富水粉细砂地层盾构下穿建筑群及湖泊施工技术进行研究,叶至盛[7]和任跃勤[8]分别分析了大直径盾构在复合地层中下穿建筑物群施工技术和大直径盾构在富水砂卵石地层中下穿既有运营隧道施工技术,为盾构施工和已有建筑的安全提供技术支持;唐钱龙等人[9]分析了受掘进卸载的影响,盾构下穿既有铁路施工过程中,地层产生沉降变形并波及至地表轨道结构,对既有铁路的安全、舒适运行的影响;曾铁梅等人[10]提出一种基于Pair-Copula贝叶斯模型的盾构下穿既有隧道施工风险评价方法,能够更全面准确地评估盾构下穿既有隧道施工过程中的相互作用风险;林旭红[11]结合土压平衡盾构机下穿运营地铁线路,从现场监测的数据分析等方面总结归纳地铁下穿既有线路的关键点及其相应的控制措施,避免施工出现施工事故。本文以广州某地下综合管廊4~3号井区间隧道工程为依托,通过对盾构在富水上砂下岩地层中下穿匝道和侧穿某大厦两段施工实例进行分析,总结了施工存在的系列问题并提出了针对性控制措施,为以后类似地层工况下盾构施工提供借鉴。富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