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论析杨善玲(东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吉林长春130022)[摘要]奋斗精神蕴含了丰富的文化内容,是党带领人民浴血奋斗、艰苦奋斗、团结奋斗、接力奋斗过程中形成的宝贵精神财富。将奋斗精神有效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进而明确大学生的奋斗方向、激发大学生的奋斗自觉、提高大学生的奋斗本领,不仅能为思想政治教育有效开展提供方向,还能使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更加丰富,对引导大学生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实现什么样的人生目标具有重要影响。[关键词]奋斗精神;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路径;立德树人[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7602(2023)03-0010-04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广大青年要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怀抱梦想又脚踏实地,敢想敢为又善作善成,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这为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供了根本遵循。高校是为社会发展培养人才的载体,人才又是推动社会发展的主要力量。那么,高校如何创新教育教学手段,解决“如何培养人”的问题?如何更新教育内容,解决“培养什么人”的问题?如何在党的伟大历程、国家的伟大成就、新时代的伟大变革中有效汲取思想政治教育的精神基因和文化血脉,使大学生在享受改革发展成果中提升对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认同和情感认同,在知党情、沐党恩、跟党走的过程中激发自身奋进状态,进而更好地解决“为谁培养人”的问题?将奋斗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势必成为解决上述问题的有效落点。一、新时代大学生奋斗精神的基本内容一个民族如果没有奋斗精神作为支撑,很难前行;一个国家如果没有奋斗精神作为支撑,很难进步;一个政党没有奋斗精神作为支撑,也无法实现更大的发展。奋斗精神是社会、民族和国家发展的基础,任何时期都不能丢掉奋斗精神。新时代大学生奋斗精神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爱国主义为核心、以艰苦奋斗为本质、以甘于奉献为特征的拼搏精神和进取精神,涵盖奋斗方向、奋斗信念、奋斗自觉、奋斗本领。大学生奋斗精神培育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必须站在立足长远、着眼全局、应对变局的立场上,做足思想准备、理论准备甚至斗争准备,牢牢把握大学生奋斗精神教育的核心要义、本质属性和外在特征,充分发掘教育资源,整合教育力量,这样才能培养出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一)热爱祖国热爱自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