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稿日期:2021-09-01;修回日期:2022-01-24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902301);岩土力学与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课题(Z018023)作者简介:贺琦(1997-),男,湖南长沙人,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热-力作用下花岗岩破裂方面的研究。E⁃mail:a854261022@163.com通信作者:陈世万(1990-),男,四川达州人,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高放废物地质处置中岩石力学问题。E⁃mail:swchen@gzu.edu.cndoi:10.11988/ckyyb.202109272023,40(2):115-123不同温度条件下北山花岗岩巴西劈裂试验裂隙扩展过程贺琦1,2,陈世万1,2,3,杨福波1,2,田云雷1,2(1.贵州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贵阳550025;2.贵州大学喀斯特地质资源与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贵阳550025;3.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岩土力学与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武汉430071)摘要:对我国高放废物地质处置地下实验室场址的甘肃北山花岗岩分别进行不同温度下(25、60、90、120、200、300℃)的巴西劈裂试验,通过实时声发射监测、主断面分析以及颗粒流程序数值模拟,研究了岩样的裂隙扩展过程。结果表明:①120℃时温度对花岗岩存在显著强化效应,其他温度下花岗岩强度较常温下降低;②声发射数据显示中等温度(60~120℃)荷载下花岗岩产生的裂隙数量和尺度随着温度升高而增大,因此消耗更多的加载能量,使得花岗岩强度逐渐增大;③受长石、石英和云母的热力学性质差异影响,在室温至120℃范围,花岗岩断面裂隙随着温度升高更趋于沿着长石颗粒的边界扩展,120℃后非长石颗粒边界的裂隙占比开始上升;④基于花岗岩表面矿物实际分布建立了PFC2D模型并进行模拟试验,可知温度能降低矿物颗粒间的粘结强度,使得岩石更易发生破裂。关键词:北山花岗岩;巴西劈裂试验;温度;裂隙;声发射;K均值聚类法;PFC2D中图分类号:TU45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1-5485(2023)02-0115-09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CrackPropagationofBeishanGraniteunderBrazilianSplittingTestatDifferentTemperaturesHEQi1,2,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