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读并背诵这篇文章(或诗)。”大凡有过学生经历的人,如果在意识深处对语文课本还存留着些许印象的话,都会对篇章末尾的这句话有着深刻的记忆。由它所引起的回忆或许不佳,但无须证明的是,正是因为这句话(或要求),我们的语言修养逐渐提高,我们的审美情趣不断提升,我们在潜移默化中完成了对中华文化的继承。以“盛唐诗歌,秦汉文章”为代表的传统文学,无疑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瑰丽的明珠。无论山水田园,抑或家国天下;无论小家碧玉,抑或边塞沙场;无论潇洒飘逸,抑或沉郁顿挫;无论豁达豪迈,抑或细腻婉约;无论简洁质朴,抑或铺采摛文———古诗文中那深邃高远的意境、丰富深刻的内涵,千百年来哺育了一代又一代人,它所带来的影响,已经深入国人的脊髓。然而,传统诗文浩如烟海,门类芜杂,针对学生的理序001解能力,篇章势必有所选择,选择势必有所依循。教育部最新颁布的2011年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列举了要求学生背诵的古今优秀诗文篇目。这在目前来看最为权威,本书即据此编订。书中共推荐古诗文136篇(1—6年级75篇,7—9年级61篇)。其中1—6年级的背诵篇目都是诗歌,7—9年级的篇目,除优秀诗歌外,也选入了一些千古传诵的经典散文。本书在选收的诗文下面附有作者简介、注释和解读三部分辅导学习的文字,为背诵这些千古名篇提供方便。作者简介是对作者及其作品的一些相关背景知识的介绍。注释部分是对某些难懂的字词、典故、句法的解释,释义力求准确简明,部分难字加注了拼音。解读部分力求抓住诗文的主要内容和特色加以分析,用以帮助学生和老师、家长们更好地了解诗文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本书旨在按照教育部最新制定的语文课程标准,培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对古诗文的学习兴趣,学会如何对古诗文进行分析鉴赏,提高文学修养。总体来说,本书所选的诗文及其对诗文的解说有如下特点:一、时间跨度长。上起《诗经》,下迄晚清,历史跨度长达两千多年。二、体裁样式丰富。四五七言完备,唐诗宋词元曲兼具。002三、内容丰富,题材广泛。思乡送别,羁旅行役,家仇国恨,怀古伤今,内容随时代的变化而变迁,给读者以多层面、多角度的艺术感染和美的享受。四、以意逆志,知人论世。解说、欣赏诗文时,在浅层上理解字词的同时,从作品的整体出发,引导学生用自己的切身体会去推测,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理解诗文的主旨。“背得辛苦”是因为没有真正领悟作品的内容,没有理清作者的思路。我们衷心地期望,这本小册子能给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