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奶牛子宫内膜炎的治疗与预防_苏杏卫.pdf
下载文档

ID:2321338

大小:1.31MB

页数:3页

格式:PDF

时间:2023-05-06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奶牛 子宫 内膜 治疗 预防 苏杏卫
94Clinical veterinary online临床兽医奶牛子宫内膜炎的治疗与预防 苏杏卫(蠡县农业农村局 071400)摘要:奶牛子宫内膜炎症是一种常见的奶牛产科疾病,会影响奶牛养殖业的经济效益。细菌感染是奶牛子宫内膜炎症的主要病因。奶牛子宫内膜炎症的分类是复杂的。而且缺乏准确的标准来制定统一明确的分类标准。国内外学者对奶牛子宫内膜炎症有明确的定义,这也是世界上通用的分类标准。随着最新细胞学诊断方法的建立,在缺乏明确临床特征的情况下,通过子宫内膜细胞学检查可早期诊断奶牛子宫内膜炎症,也得到了国际行业专家的认可,属于行业通用标准。在奶牛子宫内膜炎症的治疗中,抗生素、激素类药物、中西医结合药物、抗菌消毒药物和中药是最有前途的药物。本文结合国内外研究成果,对奶牛子宫内膜炎症的病因、分类、方法、诊断、治疗、预防等方面进行了分析,仅供参考。关键词:奶牛;子宫内膜炎;治疗;预防奶牛子宫内膜炎症是奶牛生殖系统的常见病,具有多种特点。会导致奶牛生殖障碍或不育,对牧场造成严重影响。有学术报告显示,90.0%的奶牛产后早期诊断会出现子宫细菌感染。分娩奶牛子宫内膜炎症发病率为 20.0%,子宫内膜炎所致不孕占 50.0%1。正确认识奶牛子宫内膜炎症的发病机理、发展和治疗方法,可以提高牧场的经济效益。1 病因1.1 病原因素1.1.1细菌细菌会导致奶牛患子宫内膜炎。奶牛生产后,细菌会污染子宫腔,导致病原菌持续存在,引起子宫疾病。目前,葡萄球菌、链球菌、大肠杆菌、棒状杆菌、假单胞菌、变形杆菌、生殖器杆菌、嗜血杆菌、乳酸菌、化脓性放线菌、坏死性梭菌和拟杆菌可引起奶牛子宫内膜炎症。化脓性放线菌、坏死性梭状芽孢杆菌和拟杆菌的协同作用会加重子宫内膜炎的严重程度。大量研究表明,奶牛子宫内的细菌感染在分娩后 2 周较为常见2。奶牛子宫有 93.0%受到不同程度的细菌污染,随着子宫和身体的恢复,70.0%的污染会消失。一般分娩后 4660d,子宫内膜炎的感染率会下降到 9.0%。混合子宫感染对产后早期奶牛的生育能力影响不大。产后 21d 子宫内存在化脓性棒状杆菌,产后 50d 仍存在感染,会延缓子宫复旧,加重子宫内膜炎的病情。1.1.2其他病原微生物去除细菌,酵母菌、念珠菌、放线菌、毛霉菌等致病菌均会导致子宫内膜炎。研究表明,酵母,一种病原微生物,可以引起子宫内膜炎。曾经从 20 头子宫内膜炎奶牛子宫内容物中分离到1株酵母菌。报告显示,子宫内膜炎的发生与生殖支原体、牛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牛病毒性腹泻病毒、立克次体和毛滴虫密切相关3。1.2 继发因素研究表明,奶牛子宫内膜炎症的发生与营养不良、激素、内分泌紊乱、维生素缺乏、内毒素、代谢紊乱等因素有关4。导致奶牛子宫内膜炎症的因素很多,与牧场综合管理技术和物理状态密切相关。1.2.1 牧场综合管理技术水平人工授精水平和技术人员的助产方法也会导致子宫内膜炎的发生。例如,在日常操作中,不当的人工授精会对子宫内膜炎造成损伤,诱发感染。助产过程中消毒不严、助产野蛮、没有佩戴胎盘、子宫脱垂处理不当等也会引起子宫内膜炎。子宫内膜炎的发生可归因于牛舍消毒不严,环境潮湿,粮食配给量不合理,饮食中微量元素、维生素和矿物质缺乏,奶牛抵抗力下降。怀孕期间,缺乏粗蛋白,摄入的原油饲料少和锻炼少,牛很容易导致肥胖,胎儿过大,这将加剧分娩的困难。如果接生过程中没有经过严格的消毒,或者消毒不当、操作不严,会使奶牛产道受到外源性病原微生物的感染,导致子宫内膜炎的发生。1.2.2 奶牛自身状态奶牛体内的激素水平决定了宫内感染的严重程度。雌激素可有效抑制宫内感染,孕激素可加速宫内感染的发生。在奶牛的大多数生殖系统疾病中,血液球蛋白、纤维蛋白等急性反应物质的增加会使血液黏度增加。血压阻力降低、血液灌流量减少、血供不足,都会引起生殖系统物质代谢紊乱和生理功能障碍。2 分类与临床症状2.1 临床型子宫内膜炎2.1.1产后第 21d,奶牛子宫异常扩张,伴有恶臭、红褐色、水样物外排,伴有产奶量下降、浑浊、毒血症、发热、体温高于 39.5等全身症状。2.1.2产后 21d 未发现全身症状,子宫异常增大,阴道内未发现脓性子宫分泌物。2.1.3 分娩后 21d 及以上子宫内有脓性分泌物,脓量为 50.0%。2.1.3 分娩后第 26d,阴道内检出 50.0%脓性分泌物和50.0%黏液性分泌物。如果满足以上四个条件之一,就可以诊断为子宫内膜炎。2.2 亚临床型子宫内膜炎分娩后 2133d 取子宫内膜标本,细胞学检查 18%的中性粒细胞。分娩后 3447d,取子宫内膜标本进行中性粒细胞10%的细胞学检测。3 实验室诊断奶牛子宫内膜炎症可引起奶牛生理指标的变化,可直接或间接用于诊断子宫内膜炎的指征。实验室诊断方法包括含硫氨基酸诊断、硝酸银诊断、生物诊断、血液学检查、血液生化指标的变化、子宫内蛋白质浓度和酶活性的变化等。虽然各自优今日畜牧兽医95势不同,但早期诊断效果并不好。奶牛子宫内膜炎症的早期准确诊断、预防和靶向治疗非常重要。实验室诊断要点包括:3.1阴道伴有脓性分泌物,或含有血液和假膜。躺在地上后,流出更多,经常保持向后弯腰的姿势。慢性子宫内膜炎外阴有少量稀液体、脏白色液体和脓液。急性子宫内膜炎无外观症状。发情时,子宫内可看到轻微浑浊的分泌物排出,导致不孕。3.2阴道检查。宫颈轻度扩张,有混浊分泌物排出。3.3子宫角体积变大,子宫体厚度不一,直肠检查可见。有液体渗出,按压后有液体波动运动,伴有轻微疼痛。3.4急性子宫内膜炎,体温升高较快,食欲下降,反应缓慢,部分病例无明显症状。慢性子宫内膜炎全身症状不明显,患病动物瘦弱,性周期紊乱,伴有习惯性流产和隐性流产,多次繁殖后不孕,怀孕后不育。4 治疗4.1 治疗药物4.1.1抗菌药治疗目前,奶牛子宫内膜炎症常用的抗生素有:头孢噻肟、卡那霉素、庆大霉素、诺氟沙星、蒽诺沙星、阿莫西林、万古霉素、土霉素、磺胺、呋喃西林、青霉素、链霉素、四环素。据报道,青霉素、链霉素联合盐酸林可霉素治疗非化脓性子宫内膜炎疗效显著5。在药物治疗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第一,分娩后 30d内子宫内膜有青霉素耐药微生物,释放的青霉素酶会影响青霉素的疗效,所以青霉素不适合使用。其次,不能使用青霉素、链霉素、磺胺、呋喃西林和氨基糖苷类药物进行宫内灌注。第三,庆大霉素会影响子宫复旧,尤其是对子宫内膜含量较多的病牛。4.1.2中药与化学消毒药物和抗菌药物相比,直接选择中药灌肠治疗子宫内膜炎可起到局部作用。经子宫吸收后,可在全身发挥作用。中药无毒副作用,是一种理想的治疗药物。应用制剂(药物包括黄连、黄芩、大黄、益母草、红花、阴养沁)。能有效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和链球菌。子宫灌注对治疗子宫内膜炎有显著作用。分娩早期混合土霉素粉 5g,生理盐水 500mL 注意子宫,2d/次,47 次为 1 个疗程。宫颈封闭、症状明显、有黏液脓性分泌物的奶牛,可采用 0.5%碘伏对子宫内部进行消毒。2d 后使用青霉素 240 万IU、链霉素 200 万 IU 与生理盐水 200mL 混合,直接进行子宫灌注。47 次是一个疗程。若症状较轻,可向子宫灌注浓缩生理盐水 100mL(10.0%+普鲁卡因 2.50%)。结合激素治疗,采用催产素、己烯雌酚、雌二醇、前列腺素等促进子宫运动、改善血液循环、增强机体免疫力的药物,加速子宫炎性分泌物的排出。值得一提的是,高浓度的抗生素灌注后会加重炎症反应。4.1.3防腐消毒药子宫冲洗能有效清除感染的子宫分泌物。可以选择生理盐水或消毒剂清洗。常用的消毒剂有碘液、醋酸氯己定、高锰酸钾 1g/L、碳酸氢钠 20g/L、利凡诺 1g/L 和鱼油 80g/L。冲洗的帮助下,它可以改变 pH 值和子宫的渗透压,传递兴奋神经,加速子宫收缩,调节人体内分泌,并促进子宫的代谢功能的增强,以促进子宫尽快恢复到健康状态。清洗结合药物治疗效果显著。有学者选择洁儿饮治疗急性子宫内膜炎,治愈率为 100.0%。4.2 激素疗法使用雌激素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可加速子宫收缩,改善子宫防御功能,从而治疗子宫内膜炎。其作用机制类似于生物激素的综合治疗。5 奶牛子宫内膜炎日常预防措施5.1 加强饲养管理,增强奶牛抗病能力注重饲养管理,为奶牛提供最佳饲养条件。根据奶牛生长阶段制定不同的饲粮方案,保证奶牛营养水平的科学合理,注意奶牛干乳期和妊娠后的均衡饮食。其次,环境卫生、牛舍、产房要定期消毒、消毒彻底。夏季要加强通风,冬季要注意防寒保暖。粪便和产褥期用的草席需要集中销毁,选择进行发酵处理。确保器具卫生,严格消毒,加强对产后奶牛的保护,保证奶牛营养摄入充足,借助药物治疗加快奶牛子宫机制的恢复。5.2 严格遵守人工授精的操作规程人工授精时要注意卫生法规的执行,对受精器、手套和奶牛外阴进行彻底消毒,轻操作受精,且脚踏车会损伤生殖道,避免生殖器感染。保持场地、牛床、牛棚、运动场的清洁、干燥,定期进行消毒。加强牛舍、运动场的粪便、污水、积水处理,定期擦拭牛粪,确保干净、干燥,并注意在春季杀灭蚊蝇。降低蚊、蝇等昆虫疾病的传播率,减少它们对奶牛的骚扰。5.3 控制产前、产后感染5.3.1避免早婚,减少难产的发生。建立独立产房,定期消毒。分娩前,仔细消毒分娩环境和奶牛外阴。尽量让奶牛自己生产,不要太早助产。在难产的情况下,助产应该正确进行。助产士和操作人员应严格消毒器械和武器,科学接生,避免损伤产道。如出现胎盘滞留、产道损伤、助产产道损伤、产后恶露异常等情况,应正确处理。5.3.2奶牛的生产期间,要注意饮食平衡,奶牛在妊娠和产后期,要适量添加钙和磷,维生素 A、维生素 D、维生素 E 及微量元素。临产前两周转入产房分房喂养,并进行健康检查。奶牛在产后应加快体力恢复,增强抵抗力,选择静脉注射葡萄糖或葡萄糖酸钙进行治疗。如果胎盘不脱落,可在肌肉内注射催产素,分娩后 2448h 子宫内注射抗生素,避免产后子宫感染。为避免子宫感染,可在子宫内注射碘和 10%氯化钠进行治疗。5.3.3分娩后一周,要注意产床、奶牛外阴、奶牛身体的卫生。注意产后麻痹、乳房炎症、酮症。注意环境卫生控制,创造良好的喂养条件,注意牛舍和产房的清洁消毒,加强奶牛管理,确保环境干燥清洁。夏季注意通风,冬季注意保暖,定期严格消毒用具,确保环境无菌。5.4 避免配种和子宫灌药的污染人工授精和子宫冲洗时,严格对设备、人员手臂和奶牛外阴消毒,避免奶牛生殖器官感染。授精枪在穿过子宫颈褶皱时,应缓慢进行,避免损伤子宫颈和子宫内膜,以减少子宫感染的(后转第 115 页)今日畜牧兽医115些养殖人员为了降低饲养成本,在整个饲养过程中仅仅使用一类饲料进行喂养,这不仅会抑制牛只的生长速度,而且还会对牛只的自身免疫系统造成影响,此外,单一地使用精细饲料也会加剧牛只的肠胃消化负担,基于此,在饲料配比上建议养殖人员不仅要重视饲料中各类营养物质含量的充足性,而且还要重视粗饲料以及精细饲料搭配的科学性。再次,在牛只日常养殖管理过程中若发现牛只出现脱水以及行动不便等问题时首先应当考虑是否是由于饲喂管理导致,且牛只是否摄入了大量的精细饲料以及豆类等等,而后依据更为详细的临床表现判断其是否为瘤胃酸中毒。通常情况下牛只在患瘤胃酸中毒后体内的酸碱平衡会被打破,且患病牛体内的乳酸以及 pH 数值均会表现出下降的趋势,尤其是 pH 数值会发生明显变化,基于此,养殖人员可以将其作为牛只瘤胃酸中毒的评判标准。在饲料管理过程中养殖人员还应当重视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应当将饲料防止在阴凉、干燥以及通风的环境当中,防止饲料受到强光照射以及水分的影响发生变质;第二,防止牛只偷吃饲料而导致瘤胃酸中毒,因此应当对饲料进行妥善保管;第三,在不同的积极应当调整饲料搭配方式,秋冬季节天气寒冷干燥且缺乏青绿饲料,因此这一时期养殖人员就要为牛只提供优质的粗饲料,或者在粗饲料中加入食量的青贮饲料等,若需要长期使用青绿饲料,则可以在饲料中加入适量的小苏打。此外,在喂养过程中还应当严格控制甜菜以及茎块类的用量,通过科学搭配使用饲料能够确保饲料中营养元素的充足性8。最后,养殖人员还应当强化日常养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