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中国医疗器械信息|ChinaMedicalDeviceInformation临床医学工程ClinicalMedicalEngineering临床常见耳鼻喉科疾病为鼻出血,是比较常见的临床病症,主要因为外伤、生理因素及疾病等因素导致鼻腔毛细血管破裂、继而有出血症状发生,多为单侧、少数为双侧鼻出血,轻者涕中带血,重症引起失血性休克、甚至危及生命,鼻出血是一种常见的血管性疾病,若治疗不及时,容易合并贫血、鼻腔感染等,甚至合并失血性休克,对此,不可轻视鼻出血疾病[1,2]。研究表明,难治性鼻出血在临床较常见,分析病因尚未明确,可能与鼻部损伤、鼻部炎症、鼻咽部肿瘤及鼻腔异物等因素有关,患病后表现为疲乏无力、黏膜下出血及进行性消瘦等,病情加重会影响患者日常生活,故早期如何提供对症治疗、成为临床所关注热点[3]。许建华等[4]证实,常规治疗以凡士林纱条填塞为主,具有较保守、对患者损伤小等优势,但存有盲目性、止血效果欠佳,易诱导缺氧、呼吸困难等症状出现,影响疾病恢复,未获得患者满意,鉴于此,本文选择2019年8月~2021年8月本院收治的70例难治性鼻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难治性鼻出血患者行对症治疗的价值,汇总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将2019年8月~2021年8月本院收治的70例难治性鼻出血患者纳入研究,采用随机抽样法分成两组,电凝组(35例):男、女患者例数分别为19例和16例,年龄60~74岁,平均(66.32±2.17)岁;病程2~9d,平均(5.42±1.26)d;出血原因:高血压出血14例,功能性鼻内镜鼻窦术后出血13例,其他8例;出血部位:左侧18例,右侧17例;纱条组(35例):男、女患者例数分别为20例和15例,年龄61~75岁,难治性鼻出血患者行鼻内镜下双极电凝止血治疗的疗效观察华洪伟贾汪区人民医院(江苏徐州221100)收稿日期:2022-03-14文章编号:1006-6586(2023)01-0066-03中图分类号:R765.23文献标识码:A内容提要:目的:研究难治性鼻出血患者行鼻内镜双极电凝止血治疗的效果。方法:数据遴选本院2019年8月~2021年8月收治的70例难治性鼻出血患者,采用随机抽样法分为纱条组(凡士林纱条填塞,n=35)、电凝组(鼻内镜双极电凝止血,n=35),对比两组患者的氧化应激反应指标(血清皮质醇、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以及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Cor、NA、E等氧化应激反应指标水平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Cor、NA、E水平均升高,并且电凝组升高幅度大于纱条组升高幅度,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