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曾国藩家风思想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镜鉴张霞飞,景云,何孟飞(闽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福建漳州363000)摘要:曾国藩家风思想集兴家之本、兴家之源、兴家之方于一体,涵盖修身之道、治学之道、育人之道等理论精华,是中华优秀传统家风文化的重要构成和优秀典范。崇德向善、化育成人是曾国藩家风思想的底层逻辑和价值依归,其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同质同追求,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价值意涵,为大学生的道德教育、明理教育和养成教育提供了目标导向、思想滋养和方法借鉴。曾国藩家风思想启示我们要强化育人目标,擢升大学生崇德向善的道德涵养;深化育人内容,注重大学生有志有恒的为学之道;优化育人方法,聚焦大学生勤俭慎独的行为养成。关键词:曾国藩家风思想;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家教家风建设中图分类号:G40-0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798(2023)01-0059-09收稿日期:2022-12-20基金项目:福建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重大项目“从‘摆脱贫困’到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研究”(FJ2020ZTZ004)作者简介:张霞飞,女,宁夏固原人,闽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景云,男,宁夏固原人,闽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何孟飞,男,安徽利辛人,闽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指出,“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要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推动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提高人民道德水准和文明素养”[1]。这进一步凸显了家庭家教家风对个体进步、社会发展以及文化传承的重要作用,再度强调了家风建设的必要性。曾国藩家风思想是中华优良传统家风的重要构成和优秀典范,内蕴修身之道、治学之道和育人之道,彰显中国人内在的德性依循、人格风范和行为规约。其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同质同追求,都指向化育成人、立德树人,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道德教育、明理教育、养成教育的丰厚滋养。由此,将曾国藩家风思想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汲取其理论精华,发挥其育人功能,不仅是弘扬优秀传统家风文化、推动其实然性和创造性落地生根的现实之需,亦是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应有之念。当前,学界对曾国藩家风思想的研究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学者们主要围绕其形第43卷第1期广东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