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33搅拌桩复合地基在某湖荡地区水工建筑群中的应用实践戴国佳张雨路陶凯(江苏省镇江市句容市水利局镇江212499)【摘要】工程建设过程中,第一次在该湖荡地区试用了搅拌桩复合地基的处理方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后又进一步扩大应用范围,推广到整个水工建筑物群,既保证了工程质量,又降低了工程造价,实现了口碑与效益的双丰收。本文对建设、勘察设计、监理、施工等参建单位在建设过程中的经验进行了总结,重点阐述搅拌桩工艺的关键因素、指标等方面的控制情况,为湖荡地区水利工程建设提供技术参照。【关键词】湖荡地区搅拌桩复合地基水工建筑群某湖泊位于江苏省,是一座具有蓄滞洪功能的湖泊。在经历了多轮围湖造田、围垦养殖后,湖泊的防洪调蓄能力大幅度降低,其防洪能力远不能满足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进入21世纪后,当地政府决心彻底治理水患,开展了防洪治理、退渔还湖、退耕还湿、湿地生态修复等一系列综合措施。在防洪治理过程中,需要新建一批水工建筑物,其主要功能是调节径流,保障湖泊生态蓄水和周边农田灌溉用水;汛期要保障能御洪于外,同时在流域下游河道防洪堤坝危急之时,可以通过分水闸引洪入湖,滞蓄洪水,降低下游洪水位,确保城市防洪安全。1湖泊防洪工程概况该湖泊地理条件特殊,系百川聚汇,屯水成湖。因地势较低,在汛期易遭受上游丘陵山区洪水侵袭,泽国一片;非汛期,则水落滩露,缺水成旱。然而,河流洪水泛滥期间也带来了大量的泥沙在此沉积,形成了大片肥沃的土壤。经过历史上多次湖周筑圩垦田,修湖堤,挖洪道,建石堰,扩建田亩,延续了千年。为积极响应新时代的号召,经过本轮综合建设,湖泊功能升级蜕变,已然是一座以防洪滞洪、灌溉供水、湿地公园、水利风景、休闲度假、文化旅游等多功能多目标发展的综合性湖泊。湖泊内现有湖泊分为内湖、环湖、白水荡、西万亩圩,其中内湖、白水荡、西万亩圩为景观湿地,日常主要保持生态水位,大洪水期引洪调蓄;环湖为上游来水的泄洪通道,通过湖口已建设的水闸向下游排水。湖堤沿线建设5座中型分洪闸,11座排涝泵站,10座小型穿堤涵闸,2座湿地水位调节滚水坝等。2搅拌桩复合地基处理工艺简述2.1地基土特性按照规范,水泥土搅拌法在用于处理泥炭土、有机质土、塑性指数大于25的黏土、地下水具有腐蚀性或无工程经验的地区,必须通过现场试验确定其适用性。地区地貌单元为岗地与湖积平原,地基土浅部以软土为主,深部为第四系上更新统下蜀组粉质粘土和粉土,下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