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卷第1期温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3年2月Vol.44No.1JournalofWenzhouUniversity(NaturalScienceEdition)Feb.2023居家学习对大学生焦虑的影响:家庭沟通和心理弹性的链式中介作用潘峰1,2,孔祥静2(1.南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南通226019;2.华东师范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上海200062)摘要:为明确新冠疫情影响下,大学生居家学习期间焦虑的机制,构建了一个链式中介模型,考察家庭沟通、心理弹性在疫情下日常烦扰和焦虑间的中介作用.以2523名大学生为被试,采用问卷法对其疫情下居家期间的日常烦扰、家庭沟通、心理弹性以及焦虑等进行调查,结果发现,疫情下居家学习期间的日常烦扰对焦虑具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家庭沟通和心理弹性是上述影响关系的中介变量;家庭沟通、心理弹性能够在疫情下居家期间烦扰与焦虑情绪的关系中起到链式中介作用.关键词:居家学习;日常烦扰;家庭沟通;心理弹性;焦虑中图分类号:B849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3563(2023)01-0054-09DOI:10.3875/j.issn.1674-3563.2023.01.007本文的PDF文件可以从https://xbzk.wzu.edu.cn获得受新冠疫情影响,2020年1月27日中国教育部下发通知要求2020年春季学期大中小学延期开学,在家不外出、不聚会、不举办和参加集中性活动[1].2020年2月28日中共教育部党组下发通知要求高校结合本校实际情况,针对不同专业、年级、不同课程类型特点,制定一校一策、一校多策的在线教学方案[2].这种学生因疫情而被迫居家暂不返校的情形改变了中国大学生们的日常学习、生活和社交方式,给他们造成了日常烦扰.日常烦扰是日常的小压力源,许多研究已经证明,日常烦扰与生活中的重大事件类似,会给青少年带来压力感[3].日常烦扰对大学生带来的影响是累积的,是心理危机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4].有关研究发现,被隔离者容易产生孤独、抑郁等心理健康问题[5].也有研究表明,居家限制外出会增加大学生的焦虑感[6].美国心理学家Taylor提出了压力下的亲和反应模型(ModelofAffiliativeResponsestoStress)[7],认为人类面对压力会表现出照顾和友好的反应.当血液中催产素的浓度升高时,人们会更加关注人际关系距离,若距离疏远便会让人感到不适,人们会为人际亲和而努力.在这个过程中,大脑中阿片类物质、多巴胺系统和催产素的结合能减少压力反应,同时削弱交感神经系统和HPA(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的活动.但是消极的社会交往会加剧压力的消极作用,带来相反的效果[7].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