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峻:心之所向,行之所往长久以来,作为威胁全球居民健康的重大疾病之一,心血管疾病死亡率始终居于世界死亡率的首位。根据最新发布的《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1》,我国心血管病患病率正处于持续上升态势,现有患者数约为3.3亿,其中,冠心病患者1139万人,心力衰竭患者890万人,肺源性心脏病患者500万人,高血压病2.45亿人。《中国卫生健康统计年鉴2020》显示,2019年我国心血管病死亡率仍居于榜首位置,高于肿瘤及其他疾病,心血管疾病的防治工作至关重要。为此,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心内科常务副主任、卫生部冠心病介入诊疗及心律失常介入诊疗培训导师、博士生导师蒋峻,围绕心血管病的热点和难点,紧密结合基础和临床研究,带领团队在这条向“心”路上不懈求索,力求为国内医学科研开辟新道路,以此推动心血管病学的发展。经过20多年的不懈努力,他们在影像与生理学指导下优化冠脉介入治疗、高危复杂冠脉病变介入治疗领域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学以致用,推动学科发展蒋峻出生于浙江温岭的一座海边小城,父亲是公职人员,从小教育他踏实做人;母亲是中学教师,从小引导他勤恳行事。他在浓厚的家学氛围中成长,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1993年,蒋峻以优异成绩考入浙江医科大学,就读于临床医学七年制专业。谈到这段经历,他回想起填报志愿时的曲折经历。“我记得那年高考试卷特别难,导致省里预估的分数线明显高于大家的实际名医访谈001水平,虽然我自己的预估成绩和最后成绩基本一致,但还是不敢填报太好的专业,我的本意是学建筑设计,但和父母商量后选择了浙江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就这样,入学前两年,他在浙江大学玉泉校区生物系学习生命科学基本课程,后五年回到浙江医科大学学习临床医学。年少时期,他本来对医院里充斥的来苏尔消毒气味感到排斥,但在大学学习过程中,却逐渐对医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目睹心血管疾病给患者造成的痛苦,亲身经历介入技术的神奇疗效,深刻了解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和部分先天性心脏病可以通过介入技术根治后,蒋峻便将心血管内科学作为自己的攻关方向,选择王建安教授为硕士生导师,全面学习心血管专业知识。在此期间,他通过动物及临床实验研究了射频消融对心脏自主神经的损伤效应,掌握了一定的研究技能。2003年,他在职攻读浙江大学内科学博士学位,随后赴美国南卡罗来纳州医科大学担任研究助理,从事缺血后组织损伤修复研究,发现TNF-α对于小鼠下肢缺血存在双时相效应。2007年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