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聚变”,未来已来联合国人居署发布的《2022年世界城市报告:展望城市未来》,针对疫情冲击、全球未来发展趋势、城市化进程等当下社会问题,提出了走向韧性、公正、可持续的城市未来发展路径。全球发达城市在未来中长期发展战略规划中,将人本、生态、科技作为未来城市聚焦的对象,通过具有前瞻性、引领性的思考,探索未来发展方向。以人为本、社会公平、绿色低碳、创新发展、数字治理、智慧未来,是城市发展的探索方向。基于人本需求的空间重构:以空间为核心的功能布局结构向以人为核心的功能布局结构方向发展,即城市结构碎片化、资源分散化、功能混合化。基于低碳生态的城市营建:“双碳”背景下的绿色金融与碳交易,驱动未来城市建设新模式。基于科技驱动的服务革新:以移动互联网技术的迭代驱动为主,带动城市产品在服务层面更迭,最终影响城市建设的方方面面。基于复杂系统的跨界融合:城市是一个复杂的有机系统,需要构建多学科、多领域、跨专业、跨部门的机构,统筹推动政府、市场、科研等方面的发展。随着中国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以机场航站楼、高铁站、城际及地铁轨道站为代表的大型交通建筑也在快速演变,并在未来城市发展中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大型交通建筑是多学科融合与创新的典型,其规模宏大,功能复杂,系统繁多,技术先进,需要通过一体化设计才能够实现高水平的建设和运营目标。大型交通建筑作为公共性最强的建筑类型之一,人性化设计是其未来发展的趋势,其以零距离换乘、无缝化衔接为目标,展现对全民的关爱,完善重大交通设施的功能布局。大型交通建筑的设计理念及核心为提升体验、提高效率、创造价值。航空、轨道、公路、航运等多种交通方式的联运,成为当代中国城市之间连接的重要方式。航站楼和轨道交通、高铁城际的衔接越来越密切,以及空铁联运的集约、高效,已经成为机场设计的主流和标配。大型交通枢纽作为城市门户,肩负塑造城市形象的重任。事实上,它们远远不止是交通枢纽和城市门户,还是城市生活的载体,是人们聚集、交流的城市客厅。它们融入了越来越多的综合服务功能,推动城市文化传播,创造出行与购物、餐饮、休闲紧密结合的多元价值,像一座微型城市,有效促进“交通+产业+人”的融合发展。大型交通枢纽TOD开发模式,综合利用土地,提升换乘效率,打造立体都市,营造枢纽产业社区,实现站城一体空间的融合,为城市提供高品质的公共空间。体验成为新一代人才和消费者的兴趣所在。提供独特空间体验和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