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62023年第3期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总第56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中国文摘》与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革命形象的建构汤志华[摘要]解放战争时期,为了打破国民党长期的新闻封锁、消除海外舆论的误解,巩固和扩大人民民主统一战线,争取国际社会的更多援助,中国共产党迫切需要建构并向海外传播自身的革命形象。《中国文摘》作为党在民主革命时期创办的第一份面向海外发行的英文期刊,通过对中国共产党革命必要性的分析、中国共产党革命方法的宣传及中国共产党革命成就的展示,推进了国际社会对中国共产党的了解、认同和支持,扩大了中国共产党的国际影响。同时,《中国文摘》面向海外建构中国共产党革命形象的丰富实践,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国际形象的塑造提供了重要历史镜鉴。[关键词]解放战争时期中国文摘中国共产党革命形象[中图分类号]D23[文献标识码]A[作者简介]汤志华,广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八桂学者,教授、博士生导师(广西桂林541001)。解放战争时期,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坚持用内战的方式维护其专制独裁统治,以革命的武装从根本上推翻其反动政权就成为了中国共产党最后解决国内政治问题的唯一方针。为了消除国际舆论的误解,争取一切可能的力量达成革命目标,中国共产党迫切需要向国际社会展示自身的良好革命形象。《中国文摘》作为党在民主革命时期创办的第一份面向海外发行的英文期刊,坚持以香港地区为阵地,以海外受众为主要宣传对象,以海外舆论场引导为导向,向全世界广泛宣传报道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的革命斗争,成功建构了中国共产党的革命形象,有力推动了解放战争的胜利进程。一、解放战争时期《中国文摘》建构中国共产党革命形象的历史背景革命性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本质属性,革命形象的建构与传播是无产阶级政党开展革命活动的重要一环。解放战争时期,在国共战争的背景下,面向海内外系统建构并有效传播中国共产党的革命[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民主革命时期中共海外报刊与党的国际形象塑造研究”(21ADJ008)阶段性成果。87汤志华《中国文摘》与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革命形象的建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形象是适应这一阶段政治形势发展的必然要求,与解放战争时期的国内和国际因素息息相关。第一,开辟海外舆论新阵地以此打破国民党严密舆论封锁。抗战结束后,全国人民渴望和平,对和平建国抱有极大的希望。然而,一直“保存实力”并得到美国援助的国民党妄图抢夺抗战胜利的果实和消灭人民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