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第1期(总第145期)1月15日出版学报NFT数字作品交易的法律风险及合规管理刘双舟1,郭志伟2(1.中央财经大学文化与传媒学院,北京100098;2.中央财经大学法学院,北京100081)〔摘要〕作为区块链技术与文化艺术品领域相结合的NFT数字作品,为数字艺术品交易带来新思路的同时,亦产生了关于法律属性、著作权法律适用等一系列新型法律问题。从性质和法理角度,应承认NFT数字作品具备财产属性和合法性,属于网络虚拟财产与“准物权”之“物”,应纳入准物权范畴予以保护。从达到的法律效果观之,NFT数字作品交易应被定性为财产权的移转。针对现有交易实践中裹挟着的著作权侵权风险与金融安全风险等高发法律风险,NFT交易平台应注意在底层内容著作权、交易模式去币化、去金融化等层面的合规管理。〔关键词〕NFT;数字作品;区块链;著作权;平台责任中图分类号:F49;D9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4096(2023)01-0049-13一、问题的提出问题的提出具有附区块链性、非同质化、唯一性、可交易性的非同质化通证(Non-FungibleTokens,简称为NFT)及底层逻辑,为元宇宙中虚拟资产确权和交易机制提供了价值支撑。NFT的主流场景应用大致可以分为Art-NFT、Game-NFT、Fi-NFT和IP-NFT,其中,Art-NFT是艺术与NFT数实相融的新发展思路。2021年NFT数字作品生态圈的出现称得上是数字艺术市场发展的转折点,从世界著名的佳士得拍卖行率先领跑,首次以6934.6万美元的价格拍出美国艺术家Beeple的NFT数字作品《Everydays:TheFirst5000Days》,到苏富比拍卖了匿名艺术家Pak的简单且高度概念化的NFT数字作品,并以1680万美元成交[1]。NFT数字作品的出现不仅拓宽了艺术形式,也让交易、流转变得更加丰富与多元。与国内大环境对虚拟货币严监管、防风险的主基调不同的是,NFT数字作品交易的监管尚面临不确定性。2022年7月12日,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的《上海市数字经济发展“十四五”规划》于全国率先表态支持探索NFT交易平台建设,加速探索虚拟数字资产、收稿日期:2022-10-07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中国艺术市场运行机制与制度创新研究”(21&ZD06)作者简介:刘双舟(1967—),男,山西屯留人,教授,博士,主要从事艺术法、艺术金融等方面的研究。E-mail:lawyer1sz2013@126.com郭志伟(1998—),男,福建泉州人,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经济法研究。E-mail:guozhiwei2021@126.com〔DOI〕10.19653/j.cnki.dbcjdxxb.2023.0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