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干部科学决策发展,源自科学决策当今世界,国际金融危机的阴霾尚未散尽,国际政治经济关系错综复杂的局面亦未改观。当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处于新阶段,一些新事物、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一些新型社会矛盾逐步增多,各种利益关系日趋复杂。所有这些,都使决策的风险不断加大,使科学决策的难度不断增加。科学决策是决定决策事件方向正确与否的关键,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如何提高科学决策水平,是对各级领导干部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的真正考验。领导干部要更好地履行职责,就必须切实增强科学决策的意识,努力掌握科学决策的方法,不断提高科学决策的水平。发展是科学发展,要求决策必须是科学决策所谓决策,通常是指为了实现某一特定目标,借助于一定的科学手段和方法,从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可行方案中选择一个最优方案,并组织实施的全部过程,亦即是我们通常所言的决定做事情、干工作的策略和办法。决策的提法早在《韩非子·孤愤》中就有:“智者决策於愚人,贤士程行於不肖,则贤智之士羞而人主之论悖矣。”古人亦有“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的谚语传承于世。由此可见,决策的作用早在古代就受到了重视。而在古代,由于决策失误导致的灾难性后果也不鲜见。例如春秋战国时的秦赵之战,赵国军队统帅廉颇坚持正确的路线却被纸上谈兵的赵括替换,结果赵兵被秦军杀死40万,最后成为导致赵国灭亡的重要因素。由此可知,决策决定着事业的成败。进入现代社会以后,决策的作用愈发凸显。正如王昌顺在学习时报所撰写的《科学决策的程序》一文所言,社会化大生产造成现代社会活动一系列根本变革,规模日益庞大,结构愈加复杂;节奏日益加快,竞争愈加激烈;形势日益多变,随机因素大量增多。小生产时代社会活动的狭小、简单、缓慢、封闭等已经发生根本性变革。传统经验决策已不能完全适应现代社会活动需要。现代决策,不仅需要领导者个人的经验和才能,更需要依靠科学方法程序、论证进行决策。当前,全国各族人民正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而科学发展观的真谛在于科学,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始终坚持科学二字。科学的本质,在于按照科学的基本规律办事。因此,发展要求是科学发展,自然要求决策必须是科学决策。当然,科学决策不是与生俱来的,更不可能一蹴而就,它来源于各级决策者对重大实践问题的规律性把握,对社会热点的高度关注,对复杂社会现实的敏锐察觉。实现科学决策,“拍板者”的素质是关键古语云,“将之首,谋为首”。用现在通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