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4页对发挥地方人大在构建和谐社会中作用的实践与思考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今年2月,胡锦涛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行了进一步论述,对建设和谐社会的六大根本特征作出了科学概括。深刻理解和把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丰富内涵,对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更好地树立和落实科学开展观,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全面进步,实现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为构建和谐玄武营造良好气氛。和谐社会是人的权利得到充分保障,人的利益得到充分表达,人的愿望得到充分表达的社会。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高度兴旺的社会。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和谐社会的重要政治基石,也是人民实现民主权力的根本途径。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最重要的就是坚持和完善国家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谐社会内在地要求开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畅通民意渠道,协调各方关系,妥善处理好人民内部矛盾,形成和衷共济、和睦相处、心情舒畅的政治局面,促进社会的和谐开展。区人大将在区委的领导下,进一步发挥好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权,努力推进我区政治文明建设,实现依法治区。一是要始终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大及其常委会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把党的主张和人民的意志有机统一起来,通过法定程序变成国家意志,实现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与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最广泛地发动和组织人民群众依法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要进一步畅通民意表达渠道,通过人大代表,广泛了解各方面群众的要求,倾听群众的呼声,使人大常委会作出的决定、决议更好地反映民意、集中民智。在推进民主政治建设中,要把一些行之有效的好做法、好经验用制度形式固定下来,逐步完善和开展人民当家作第2页共4页主的具体制度,促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标准化、程序化和制度化。本届人大以来,我们积极做好制度创新工作,先后修订完善了公民旁听人代会、常委会讨论重大事项决定等多项规章制度,切实提高常委会的工作质量。今年初,在全区各街道设立人大街道工委,这是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一项具体举措,有利于进一步畅通民主渠道,发挥法制保障作用,推动社区文化、卫生、治安、管理、效劳等工作的健康开展,将人大监督工作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