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卫生78易安网www.esafety.cnOccupationalHealth为有效控制和降低接苯工人健康损害,保护劳动者健康及其相关权益,我国1958年首次制定工作场所空气中苯职业接触限值,将最高容许浓度(MAC)设定为80mg/m3。随着对苯健康危害的逐渐认识,我国对苯职业接触限值进行了多次修订,2002年制定了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PC-TWA,6mg/m3)和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PC-STEL,10mg/m3)。在2020年发布的GBZ2.1—2019《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中,仍沿用上述2002年制定的两个苯容许浓度限值。2022年11月8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GBZ2.1—2019《<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第1号修改单》的通知(国卫通〔2022〕14号),修改单将PC-TWA从6mg/m3降为了3mg/m3,将PC-STEL由10mg/m3调整为6mg/m3。《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苯职业接触限值修订解读文/邢彩虹苯职业接触限值修订背景标准制定/修订的意义2002年,我国工作场所空气中苯的职业接触限值PC-TWA降至6mg/m3。多个研究发现,苯浓度低于6mg/m3时仍可引起血液毒性、遗传及表观遗传毒性并增加致癌危险。安全的职业接触限值是落实我国《职业病防治法》以及实施预防、控制和消除苯相关职业病危害的有力手段。修订苯的职业接触限值是控制和降低接苯工人健康损害最有效的途径之一,对促进社会发展有重要意义。生产使用情况和职业接触情况我国纯苯市场历来在世界性纯苯结构及贸易流向中扮演着首屈一指的角色。纯苯是重要的基础化工原料,其下游产品种类丰富,在生产橡胶、塑料、纤维等行业广泛应用。苯的生产和使用途径广泛,可以作为溶剂、萃取剂和稀释剂,也是有机化学合成的重要原料。生产、使用、运输和储藏苯的过程中,作业人员都可能接触到苯。职业苯接触人群还包括工作场所接触汽车废气的工作人员,如加油员、环卫人员等。职业性苯暴露主要是在生产环境中以苯蒸气形式由呼吸系统吸收进入人体内,少部分经皮肤吸收。健康效应急性苯中毒主要表现为头痛、眩晕、耳鸣等症状,少数患者出现周围神经损害、神志模糊、昏迷等症状。严重者呼吸、心搏停止。高浓度苯蒸气对眼和呼吸道黏膜以及皮肤均有明显的刺激作用。慢性苯中毒主要引起造血系统损害,导致贫血、白细胞减少症、再生障碍性贫血及白血病等血液系统肿瘤的发生。苯通过代谢形成氢醌、苯醌等有毒代谢产物,可引起染色体畸变和DNA链断裂等遗传损伤、免疫系统损伤、生殖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