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尿路感染(urinarytractinfection)定义尿路感染通常是指由细菌直接侵袭尿路引起的非特异性感染。除细菌外,很多微生物侵入尿路均可以引起尿感,例如结核分枝杆菌、真菌、衣原体和某些病毒等,但本章所述的是由细菌感染引起的尿路炎症。尿感可以为无症状细菌尿或症状十分显著的急性肾盂肾炎。病因尿感最常见的致病菌是肠道革兰阴性杆菌。※其中以大肠埃希菌最常见,占70%以上,其它依次是变形杆菌、克雷白杆菌、产气杆菌、沙雷杆菌、产碱杆菌、粪链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和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常发生于尿路器械检查后。变形杆菌、克雷白杆菌常见于尿路结石患者。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柠檬色和白色葡萄球菌)多见于性生活活跃期妇女。致病菌常为一种,极少数为两种以上细菌混合感染。厌氧菌感染罕见。发病机制一、感染途径上行感染血行感染重点证据①女性多见,因其尿道口接近肛门,且尿道短而宽;②尿感再发者,其尿道口周围的细菌较对照组多,且经常存在,其菌株与引起尿感者相同;③女性性交后,如即作膀胱穿刺尿细菌培养,每能培养出与尿道口寄生菌相同的菌种。上行感染细菌进入膀胱后,经过输尿管上行,引起肾盂肾炎。其机制可能与输尿管反流有关,即使没有反流,膀胱和肾之间存在着尿液相连,亦可因致病菌的纤毛与尿路粘膜附着,而移行到肾。上行感染细菌从体内感染灶侵入血流.到达肾引起肾盂肾炎,称为血行感染,很少见。如果发生,绝大多数发生于原先已有严重尿路梗阻者或机体免疫力极差者,多为金黄色葡萄球菌菌血症所致。血行感染二、机体抗病能力虽然细菌常可进人膀胱,但并不都引起尿感,因为人体有自卫能力。人体的自卫能力①在尿路通畅时,尿液可冲走绝大部分细菌;②尿液的尿素浓度高、渗透压高、有机酸含量多、pH低,均不利于细菌生长;③尿路粘膜有杀菌能力,如可分泌IgG、IgA及通过吞噬细胞的作用来杀菌;④男性在排尿终末时,前列腺收缩,排泄前列腺液于后尿道,有杀菌作用。三、易感因素①尿路有复杂情况而致尿流不通②泌尿系统畸形和结构异常③尿路器械的使用⑤机体免疫力差⑥局部使用杀精化合物避孕⑦遗传因素④尿道内或尿道口周围有炎症病灶四、细菌的致病力大肠杆菌的O、K和H血清型菌株,具有特殊的致病力大肠埃希菌的某些菌株,都具有特殊的菌毛(P菌毛),它可吸附于尿路上皮细胞的含糖基团脂类的受体上。此外,这些菌株能产生溶血素等毒素,对尿路粘膜的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