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戴菱娴(1997—),女,汉族,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为中医妇科学。E-mail:mjunfz123@163.com通信作者:吴涢婷(1979—),女,汉族,博士,副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中医妇科学。E-mail:61611875@qq.com《竹林寺女科证治》调节月经周期异常的用药规律研究戴菱娴吴涢婷*陈锦红福建中医药大学,福建福州350100【摘要】目的:探讨《竹林寺女科证治》中调节月经周期异常的组方用药规律,以期找出其用药规律并发掘其用药特色,窥知其证治思想,总结前人临证用药经验以指导今人临床。方法:以《竹林寺女科证治》为主要文献进行检索,搜集并整理书中论治月经周期异常的相关文献,统计其使用的方剂及药物,创建《竹林寺女科证治》中治疗月经周期异常的方药数据库。统计其中药物出现的频次并进行综合数据分析;使用SPSS25.0对高频中药进行聚类分析。结果:共筛选20首用于调节月经周期异常的方剂,使用频次较高的药物类别包括补气药、补血药、理气药、清热药、活血药等,具体高频药物分别为当归、川芎、香附、甘草、熟地黄、白芍、人参等。使用频次较高的药物四气类别包括为温(微温)类、(大寒)寒(微寒)等,五味包括苦味、辛味、甘味等,归经包括脾经、肝经、肾经等。核心药物为当归,经聚类分析得到5个核心药物组。结论:对上述文献及方药的分析得出竹林僧医在治疗月经周期异常上强调扶正与祛邪并重,尤善调补气血之法;在调节脏腑功能方面,主张调脾为主,滋肾疏肝之药并用,采用先后天同补之法,益精补血。综上,数据分析结果切合传统调经理论,合理有效。【关键词】竹林寺;月经周期异常;用药规律及特色;核心药物;聚类分析【中图分类号】R271.11+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7-8517(2023)01-0107-04竹林寺女科为浙江中医妇科的四大流派之一,距今约1500多年的历史。该书对女科的经、带、胎、产等杂病均有详细描述[1]。月经病是指妇女来经的周期、经期、经量异常等为主症,或伴随月经周期,或以绝经前后出现的有明显症状特征的疾病[2]。月经病作为妇科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竹林寺女科证治》对其多有论述,该书归纳妇人来经时的色、味、量、态、周期等的变化异常及兼症的情况,共记载56种月经病症。书中描述月经病的异常变化形象而具体,简洁明了阐述病症的病因病机及治疗方论。医学发展至今,已有诸多学者们对竹林寺女科的证治方论进行研究,角度多,范围广,对于其中记载月经病的证治研究尤其广泛。然纵使研究的种类颇多,角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