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3年全市乡村振兴战略十大总体工程方案.doc
下载文档

ID:1911719

大小:62KB

页数:57页

格式:DOC

时间:2023-04-23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全市 乡村 振兴 战略 总体 工程 方案
最新XX年全市乡村振兴战略十大总体工程方案 为认真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全面落实省、市党代会决策部署,加快推进乡村振兴开展,现就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十大重点工程〞,制定如下方案。 一、总体要求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根本遵循,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凤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十大重点工程〞,以全域乡村规划为引领,以土地综合整治为平台,以特色镇和川西林盘建设为抓手,整体推进城乡空间形态重塑,推动各类要素向农业农村集聚,实现城乡规划布局、产业开展、生态保护、文化建设、社区治理、公共效劳融合开展,努力开创城乡融合开展新局面,为建设全面表达新开展理念的国家中心城市奠定坚实根底。 二、工程内容 (一)实施全域乡村规划提升工程 重点内容:坚持“多规合一〞,结合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 总体规划和生态环境建设规划,对全域乡村的空间形态、产业布局、生态保护、根底设施、公共效劳等进行全面规划、系统设计。完善乡村规划师制度,加强乡村规划管理,提升乡村规划的创意设计、功能统筹、产业融合能力,引导城乡有机融合、共享开展。以特色镇建设和川西林盘保护修复为重点推进城乡空间融合、促进乡村空间优化。2023年底前,编制完成全域乡村振兴战略开展规划;2023月底前,修订完善乡村规划师制度,组织开展川西林盘规划设计大赛;2023月底前,修订完善镇村规划技术导那么;2023年底前,按特色镇及川西林盘建设时间节点,同步完成相关规划编制。牵头部门:市规划局;配合部门:市国土局、市建委、市发改委、市农委、市环保局、市交委、市水务局、市林业园林局、市文广新局、市旅游局、市委社治委、市新经济委 (二)实施特色镇(街区)建设工程 重点内容。打破原有行政区划和城镇体系,选择重要产业功能区、轨道交通枢纽、重要交通功能节点、有根底的建制镇等,采取“特色镇(街区)+林盘+农业园区〞“特色镇(街区)+林盘+景区〞“特色镇(街区)+林盘+产业园〞等模式,规划建设100规模在3-5平方公里、具有小城市形态的特色镇,重构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引导资金向特色镇(街区)流动、产业向特色镇(街区)集聚、人口向特色镇(街区)转移,形成产业集聚、功能复合、连城带村的特色镇(街区),进一步疏解城市功能,提高中心XX县区外溢效率和辐射能力,带动全域均衡开展。2023年底前,制定完善特色镇(街区)建设实施方案,研究形成特色镇建设模式和机制,先期启动一批特色镇建设;2023至2023年,分期分批推进特色镇建设;2023年底前,特色镇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牵头部门:市建委;配合部门;市规划局、市国土局、市发改委、市农委、市环保局、市交委、市水务局、市林业园林局、市文广新局、市旅游局、市委社治委、市投促委、市经信委、市新经济委、市金融工作局、市房管局 (三)实施川西林盘保护修复工程 重点内容:坚持以绿色田园为本底、以自然山水为映衬、以天府文化为内核,加强外部风貌塑造和内部功能提升,开展以“整田、护林、理水、改院〞等为主要内容的川西林盘整理、保护、修复,统筹实施山水株田湖整治,系统规划建设1000个形态优美、特色鲜明、魅力独具,宜居、宜业、宜游,表达天府“乡愁〞记忆,功能复合的川西林盘,形成林在田中、院在林中、邻里相望、组团相联、社区相融的新型林盘聚落体系,打造形成独具天府文化魅力,可参与可体验可进入、吃住行游购娱于一体的林盘景区和旅游目的地,努力使川西林盘成为成都旅游的靓丽名片和田园景观的璀璨明珠。2023年底前,开展调查摸底,摸清川西林盘的资源现状,研究制定川西林盘和川西民居建设导那么,先期启动100个川西林盘整治:2023年,启动200个川西林盘整治:2023启动200个川西林盘整治:2023年底前,全面完成1000个川西林盘整治任务。 牵头部门:市建委;配合部门:市规划局、市国土局、市发改委、市农委、市环保局、市交委、市水务局、市林业园林局、市文广新局、市旅游局、市委社治委、市投促委、市经信委、市新经济委、市金融工作局、市房管局 (四)实施大地景观再造工程 重点内容:以土地综合整治为主要载体,以山水林田湖综合治理为主要抓手,以航空走廊、交通沿线、旅游景区为重点,全面开展大地景观再造。以生态修复和节约集约用地为目标,推进全域增绿、高标准农田建设、城乡风貌改造提升、特色镇建设和川西林盘整理,重现天府之国壮美秀丽的景色。2023年底前,对全域土地资源进行调查摸底:2023至2023年,分区域按时序及时统筹编制大地景观规划和重点区域整治实施方案,在政府主导下,以市场化手段分期启动并推进土地综合整治和大地景观再造。 牵头部门:市国土局;配合部门:市规划局、市建委、市发改委、市农委、市环保局、市交委、市水务局、市林业园林局 (五)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程 重点内容:重塑农业形态,建设美丽田园,大力开展“百镇千村〞景观化建设行动,持续推进治水、治土、治霾、增绿行动,全面落实“河长制〞,加快建设天府绿道体系,有效管控房舍建筑立面风格,改造提升传统民居、老旧院落,梳理保护古树林竹,加大农村改水、改厨、改厕、改电力度,全面提升农村居民生活设施现代化水平,实现农村景观化景区化,形成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独具天府文化魅力,可参与可体验可进入、吃住行游购娱于一体的旅游景区,把农村建设成为城市最大、最美的公园,让城里人羡慕向往乡村生活。2023年底前,制定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实旄方案和整治标准,启动“百镇千村〞景观化建设;2023至2023年,全面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2023年底前,全面完成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任务。 牵头部门:市城管委;配合部门:市环保局、市旅游局、市林业园林局、市水务局、市农委、市规划局、市国土局、市建委、市交委、市委社治委、 市经信委、市房管局 (六)实施农业品牌建设工程 重点内容。以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为重点优化农业产业体系,以扩大绿色、有机、无公害农产品供给为重点优化农业生产体系,以发挥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引领作用为重点优化农业经营体系,提高品牌运营意识,加强对农产标识、产地、质量、包装、品牌的创意设计,大力推进品牌创造、品牌输出和品牌营销,以品牌整合资源、运作市场,把成都建设成为农业品牌的设计之城、以品牌运作资源的农产品集散之城,构建形成以“天府源〞为引领的“市级公用品牌+县级区域品牌+企业自主品牌〞的现代农业品牌体系,推进天府农业品牌国际化营销推广。2023年底前,制定农业品牌建设提升方案,全面推动以制标贯标、标准化基地建设和大企业大集团培育为支撑的品牌提升行动;2023至2023100万亩标准化示范基地,培育70家以上农业大企业大集团,打造形成100以上绿色高端农业品牌。 牵头部门:市农委;配合部门:市林业园林局、市工商局、市质监局、市食药监局、市经信委、市商务委、市投促委、市旅游局、市水务局、市新经济委、市文广新局、市金融工作局、市农林科学院 (七)实施乡村人才培育集聚工程 重点内容。大规模开展乡村干部素质提升培训,提升乡村干部领导新时代农业农村工作水平和开展经济能力、改革创新能力、依法办事能力、化解矛盾能力、带着群众能力,培养造就一批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拓三农〞干部队伍。大力实施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创业、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农业职业经理人培训行动,支持返乡农民工、高校毕业生、退役士兵等创办领办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养一大批有经营头脑、有专业技能的新型职业农民。构建乡村人才建设长期规划,鼓励支持区(市)县与各校各院系各企业共建农业技术试验推广基地,鼓励支持农业龙头企业引进规划、文创、设计、金融、旅游、筹划、品牌营销等高端人才,鼓励支持创新创业团队和社会投资企业落户新型社区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开展深度合作。加快建设“成都农业智库〞,打造西部农业人才高地。2023年底前,制定乡村人才培育集聚实施方案;2023至2023年,每年分期分批组织开展乡村干部轮训,适应城乡融合开展需求,创造人才来蓉开展良好环境,落实好人才引进培育方案;2023年底前,全面构建适应城乡融合开展的人才支撑体系,吸引10名以上“两院〞院士、国家或省级“千人方案〞及成都“蓉漂方案〞专家来蓉建基地建工作室,引进培育1000名以上城乡融合开展急需紧缺专业技术人才和高技能人才,培育乡村工匠人、农业职业经理人2万人。 牵头部门:市农委;配合部门:市级各部门 (八)实施农民增收促进工程 重点内容: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加快开展新型集体经济组织,强化农村集体“统〞的功能,鼓励集体经济组织采取 自主开发、合资合作等多种方式,有效盘活集体资产资源,开展农产品加工、乡村旅游、森林康养、电子商务等新产业新业态,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带动农民增收。积极推进集体建设用地建设租赁住房试点,引导农民自愿腾退宅基地,采取股份合作方式联建租赁性住房,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全面开展农民创新创业培训,推动农民向二三产业转移就业,增加农民务工性收入。2023年底前,制定农民增收促进实施方案,研究出台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开展壮大集体经济的意见和推进集体建设用地建设租赁住房的方案及相关配套政策;2023至2023年,全面推进农村集体经济开展,推动集体建设用地建设租赁住房试点,大规模开展农民创新创业培训;2023年底前,构建形成农民持续增收长效机制,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到达32022元以上。 牵头部门:市农委;配合部门:市国土局、市规划局、市建委、市经信委、市商务委、市人社局、市林业园林局、市旅游局、市新经济委 (九)实施农村文化现代化建设工程 重点内容:深化乡村公民道德建设,深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天府文化深度融入乡村建设和居民生活,大力弘扬古蜀农耕文明、传承天府文化,坚决农村文化自信,提升农民职业荣誉感,进一步增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信心。大力推进乡村文明创立,积极开展“三美四好〞示范村建设,推动文明村(镇)、文明院落、文明家庭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立,建立健全社区道德评议机制,让文明乡风滋养美丽农村。扩大公共文化有效供给,加快推进乡村文化活动室、村史馆、文化院坝、文化长廊等建设,搭建公共文化效劳供需平台,常态化开展文艺表演、家风传承、全民阅读灯群众性活动,让公共文化效劳惠及乡村每个角落。加强农村文化队伍建设,建立城乡文艺结对机制,扶持培育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农村人才队伍,交“送文化下乡〞为“种文化进村〞,增强乡村文化自身造血功能,让村民真正成为乡村文化的主角。2023年底前,制定农村文化现代化建设实施方案,完善乡村公共文化效劳标准;2023至2023年,全面组织乡村公民道德素质教育,开展文明家庭创立和“三美四好〞示范村创立,全面推动乡村公共文化效劳标准化、均等化、社会化、数字化建设,每年乡村公共文化活动实现社区全覆盖:2023年底前,整体提升乡村公民道德水平和乡村公共文化效劳水平,全市“三美四好〞示范村到达80%。 牵头部门:市委宣传部、市文广新局;配合部门:市司法局、市农委、市教育体育局、市委社治委、市科技局、团市委、市妇联、市科协 (十)实施城乡社区开展治理工程 重点内容:大力提升社区效劳能力,加快完善公共效劳专项资金供给标准体系,深入推进“医联体〞“区域教育联盟〞建设,深化镇村便民效劳中心标准化建设,培育引导社会组织进入乡村提供专业化精准化效劳,促进更多优质资源向农村延伸,打造15分钟社区生活效劳圈。加快完善社区治理体系,重点构建科学的组织发动体系、法治的管理运行体系、精准的引领效劳体系、专业的人才支撑体系、严格的权责约束体系。深化乡村社区治理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健全乡镇(街道)、村(社区)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