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3年班主任学习材料.docx
下载文档

ID:1718967

大小:20.22KB

页数:11页

格式:DOCX

时间:2023-04-22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班主任 学习 材料
2023年班主任学习材料 当前中学校德育现状到底如何?近年来对此始终众说纷纭。在北京教科院根底教育争辩所王瑛老师主持完成的北京市“九五〞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北京市中学校德育工作实效性争辩〞中,对此进行了大规模的调查和深化的分析。调查分?老师问卷?和?同学问卷?,接受分层整群抽样法,选取北京市七个城近郊区县的42所中学校的学校五班级、学校二班级、高中二班级同学2808人;选取与同学样本相关的任课老师、班主任及学校德育干部、校领导1447人。调查结果均通过统计比照分析。这项调查结果比拟精确     地反映了当前中学校德育工作的实际状况,对进一步加强和改良中学校德育工作,供给了现时的着眼点和着手点。为此,我们对这项调查结果与分析特殊予以报道。 调查结果1主旋律教育卓有成效,与同同学存进展息息相关的教育薄弱 争辩者列出12项学校普遍进行的德育内容,即劳动教育、心理教育、道德教育、公民意识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抱负教育、“三观〞(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教育、环境疼惜教育、卫生教育、青春期教育、民主法制教育,让老师和同学分别对这12项内容实施效果进行评价。调查结果显示,老师和同学对学校12项教育内容实施效果的评价位次大致相同,80%以上的老师和同学都把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和道德教育排在前三位,充分说明近几年学校在主旋律教育方面卓有成效。而被排列在最终三位的内容,老师和同学也根本全都,它们是心理健康教育、青春期教育和“三观〞教育,反映出这三项内容是学校德育的弱项。 在与此相关的老师和同学对同学思想品德状况满足度的评价调查中,也得到根本全都的结果。争辩者列出喜爱祖国、喜爱劳动、喜爱集体、敬重师长、文明礼貌、恳切正直、助人为乐、关心国家大事、心理调整力量和自我教育力量共10项内容,结果是老师和同学的排位根本全都,老师、同学满足和比拟满足的是敬重师长、文明礼貌、喜爱祖国、喜爱集体;而被老师、同学排在后三位的师生不大满足的是心理调整力量、自我教育力量和关心国家大事。在学校、学校、高中同学对学校德育内容需求的调查中,争辩者列出交通标准、文明公约、行为标准、自我疼惜常识、个人修养、竞争与合作、劳动态度习惯、时事与政治、择业指导、家政指导、法律常识、环境与生存等12项内容,学校、学校、高中同学最需要的德育内容排列前三位的依次为个人修养、自我疼惜常识和文明公约。其中,学校生的排位与同学总体相吻合,学校生最需要的德育内容与同学总体的不同之处是排列前三位的有交通法规;高中生与同学总体不同的需要是法律常识。 分析与建议 这些年来,学校在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方面取得了比拟显著的成效。调查反映出比拟薄弱的是心理品质教育、青春期教育和“三观〞教育。同学最需要的德育内容是个人修养、自我疼惜常识和文明公约。不同年龄段同学的需求又各有侧重,学校生是交通法规教育,高中生是法律常识,学校生是自我教育。可以看出,这些内容都与同学的生活息息相关,是他们各自生存进展中急需要指导的,而这些内容在学校德育中却是欠缺的。由此可知,学校德育的内容应依据社会教育目标和德育目标进行系统教育,以保证明施内容的完整性、稳定性,防止任凭性是无可非议的,但是,依据同学品德进展的现实需要与可能,使内容与同学的品德进展的“最近进展区〞相吻合,才是同学可接受的、进展性的德育。在21世纪,随着世界经济、政治形势的进展变化,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德育的功能除促进政治、经济的进展以外,还应有促进人民生活质量提高的功能。学校德育也应增加关心同学提高生活质量的内容,诸如学习生活、人际交往、儿童消费、权益疼惜等,使同学学会生活、学会生存、学会进展,促进其健康成长。 学校德育要重视加强对同学的“三观〞教育,要教育引导同学树立正确的抱负、信念,把握正确的人生方向。 调查结果2老师、同学对学校德育途径所起作用的评价存在较大差异,同学列于首位的是社会实践活动,老师那么是班会 争辩者列出大型教育活动、思想政治课(思想品德课)、班会、团队会、课外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各科教学渗透、个别同学教育共8个学校普遍运用的德育途径,让老师、同学对这些德育途径所起的教育作用进行评价,结果是老师和同学对学校德育途径所发挥作用的评价存在较大差异。同学认为所起作用很大、较大的途径排列前三位的是社会实践活动、大型教育活动和课外活动,而老师排列前三位的是班会、大型教育活动、个别同学教育。其中差异比拟大的是社会实践活动、班会和个别同学教育三项。同学认为社会实践活动作用最大,而老师却将其排列在第四位,相差3位;老师认为班会作用最大,而同学却将其排在了第四位,同样相差3位。对个别同学教育老师排在第三位,而同学排在了第七位,相差4位。学校、学校、高中同学对军训、参观访问、郊游野营、文艺联欢、体育竞赛、公益劳动、爱好小组、科技活动这些学校常用的德育活动形式哪个最喜爱呢?各班级同学全都最喜爱的是郊游野营,学校、学校、高中同学共有1243人选择了它,占被调查总人数的44.6%,明显高于其他活动形式,经统计分析,此项活动与其他7项活动相比,差异特殊显著。 调查也反映出,在老师和同学对学校德育途径所起作用的评价中,思想政治课(思想品德课)被老师排在了末位,同学那么把团队会排在了末位,思想政治课也只排在第六位。在对同学关于学校德育工作满足度的调查中,争辩者列出校内环境、校风、班主任工作、思想政治课(思想品德课)、团支书辅导员工作5项内容,同学相对不太满足是后两项内容,其中高中生对团支书工作满足度最低,仅为36.7%。在关于同学对德育活动形式喜爱程度的调查中,公益劳动成为同学最不喜爱的活动形式,喜爱的人数只有24人,仅占被调查总人数的0.87%。 分析与建议 调查反映出同学对社会实践活动情有独钟,而老师对它的作用却生疏缺乏,在这一点上反映出老师和同学在生疏和感受上的差异,假设这种差异不断扩大,那么就会直接影响德育实效。长期以来,学校德育对社会实践活动重视不够,活动单一,只重讲授和理性理解,重学问灌输,无视实践体验,这生怕是德育的失误之一。因此,学校应结合同学的思想实际,加强社会实践活动,诸如社会调查、社会效劳、生产劳动、科学考察、远足等。当然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要留意内容与形式的统一,讲究真实性、针对性和同学可接受性,坚决避开形式主义和盲目性。像同学之所以最不喜爱公益劳动,一方面缘由,反映出学校、家庭、社会对公益劳动不重视,另一方面缘由,有些学校组织公益劳动单纯为完成任务而劳动或为宣扬而劳动,没有把它纳入学校德育规划,没有作为同学与社会沟通的重要桥梁和同学参与社会实践的形式,这是同学不喜爱公益劳动的主要缘由。 老师、同学对学校德育途径所起作用的评价存在如此明显的差异,反映出老师教育观念上的一个问题,那就是同学的主体性问题。老师对班会、个别同学教育这种自己主导下所实施的教育途径或方法评价较高,而没有留意同学的感受,没考虑到外在的教育如何发挥同学的主体作用,转化为同学内在的需要。在调查中,问同学最喜爱的活动形式,答复“喜爱自己组织的活动〞的同学有1925人,占总人数的69.3%,而“喜爱班主任组织的活动〞的同学只有225人,仅占总人数的8.1%,说明同学喜爱自己搞的活动,不喜爱老师主导下的说教式的途径和方法,他们喜爱开放式的、活泼的教育,不喜爱封闭式的、死板的教育。而我们的德育在不同程度上存在着内容脱离实际、方法简洁的问题,反映出德育照旧是以老师为中心、严峻无视同学主体需要的问题。教育者与被教育者的关系还是教育与被教育的关系,同学照旧是被动接受教育,这样的德育同学怎能情愿接受呢?在调查中反映出的,同学对思想政治课〔思想品德课〕、团队工作不满足,以及对班会、个别同学教育比拟低的评价,生怕都有这方面的缘由,并且可能是主要缘由。因此,要进一步加强和改良学校德育工作,提高德育实效,首先要解决的不是途径、方法问题,而是观念问题,观念更新才能引起方法的变革。现代德育观念强调进展人的潜能,焕发同学的主体性、能动性、乐观性,留意同学的自我进展、自我完善、自我教育,只有学校德育真正发挥了同学的主体性,那么德育的实效性也就会不断增加。 调查结果3无论是老师自己,还是同学,对老师遵守师德标准的评价高于对老师德育力量的评价;“喜爱、敬重、了解、严格要求每一个同学〞的职业道德标准和“了解同学〞的德育力量得到同学相对最低的评价 争辩者列出爱岗敬业,严谨治学,喜爱、敬重、了解、严格要求每一个同学,举止文明,团结协作,遵守纪律,廉洁从教,敬重家长8条老师应遵守的职业道德标准,让老师、同学对老师遵守这些标准状况进行评价,结果,无论是老师自评,还是同学他评,都对老师遵守这8条师德标准赐予全都确实定和高度的评价。平均满足度在86%以上,老师的满足度每项都在93%以上,同学的低些,也都在82%以上,其中评价最高的是“爱岗敬业〞这一条,老师、同学分别为98.1%、92%,经统计分析,二者无差异;评价最低的是“喜爱、敬重、了解、严格要求每一个同学〞,经统计分析,二者也无差异。 在老师问卷中,争辩者调查了老师群体对自己11项德育力量的评价,认为很符合、根本符合的人数占被调查总人数的比例分别是,了解同学的力量占84%,把握德育内容的力量占76.3%,灵敏运用德育方法的力量占67.9%,组织活动的力量占73.6%,语言表达力量占76.1%,心理诊断与辅导力量占61.6%,调动同学主体乐观性的力量占76.4%,创设良好德育环境的力量占67.7%,个别谈话力量占79%,转化后进生力量占65.9%,教科研力量占54.3%。老师对自己德育力量的评价明显低于遵守师德标准的评价。相比照拟弱的力量是教科研力量和心理诊断与辅导力量。虽然同学对老师德育力量的评价认为很符合、根本符合的均超过60%,但是普遍低于同学对老师师德标准的评价。在“了解同学〞这一项,老师自己的评价和同学对其的评价存在显著差异,老师的百分比为84%,在11项中比例最高,而同学的平均百分比刚刚超过60%,其中高中同学仅为45%。 分析与建议 调查反映出,老师普遍能够遵守职业道德标准,特殊是在“爱岗敬业〞这一条上,无论是老师自己,还是同学,都赐予了特殊高的评价,说明老师很喜爱自己的工作。但调查也同时反映出,“喜爱、敬重、了解、严格要求每一个同学〞这一条,无论是老师自己,还是同学,评价在这8条里都是最低的,这就不能不引起我们的关注。喜爱、敬重、了解同学是教育的动身点,是提高德育实效的根底,调查结果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我们的老师在对同学的情感投入上还有确定的距离。因此,老师应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进一步增加对同学的情感投入,理解同学、敬重同学、宽容同学、公正对待同学,让全部同学都得到健康、和谐、全面进展。 德育力量是实现德育目标的现实根底。现实社会的进展变化以及青少年同学自身的进展变化,都对老师的德育力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德育工作者要与时俱进,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力量。了解同学的力量是至关重要的,老师只有了解同学,知其“心〞,才能恰当地运用灵敏多样的德育方法,德育才能有针对性。调查反映出的同学对老师了解同学力量很低的评价,应引起老师的重视,要从转变观念入手,树立以同学进展为本和师生民主公正的观念,调整心态,改良方法。 调查反映出老师的教育科研力量和心理诊断与辅导力量相对较低,这是客观实际也是老师的需要。面对德育实践中不断消逝的新状况、新问题,要进行争辩探究,揭示规律,查找新方案。老师参与教科研是使自己工作从“经验型〞走向“科学型〞的重要途径。心理诊断与辅导是近几年的热点问题。同学健康的心理素养是新世纪人才素养的要求,但是学校缺乏专职心理辅导老师,班主任、德育干部自然就担负起了这个责任,因此,需要加强培训指导。同时,全部德育工作者都应把握确定的心理诊断与辅导力量,这对了解同学,提高德育工作质量是至关重要的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