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3年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本科《文论专题》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1250).doc
下载文档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文论专题 2023 国家 开放 大学 电大 本科 文论 专题 期末 试题 答案 试卷 1250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本科文论专题期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本科文论专题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12501250)2021-2022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本科文论专题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1250)盗传必究 一、单选题(每小题 2 分,共 20 分。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1后世文论家在“兴观群怨”说基本精神的影响下,不断提出一些新的有关文艺社会作用的命题,司马迁的“发愤著书”说、韩愈的“不平则鸣”说、欧阳修的“穷而后工”说、梁启超的“熏浸刺提”说等是“兴观群怨”中“()”的丰富和完善。A诗可以兴 B诗可以观 C诗可以怨 D诗可以群 2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古代文论发展的高峰期,其间曾先后出现过文论史上的若干个“第一”,下面选项中正确的是()。A第一部诗话曹丕的诗品,第一部创作论专篇陆机的文赋 B第一部文论专篇曹丕的典论论文,第一部文论巨制文心雕龙 C第一部创作论专篇钟嵘的文赋,第一部文论专篇曹丕的典论论文 D第一部创作论专篇陆机的文赋,第一部诗话钟嵘的诗品 3沧浪诗话最大特色便是以()喻诗。A禅 B儒 C释 D道 4叶燮所所指诗人辨别事物“理、事、情”的能力,以及对世界事物是非美丑的识别能力,是“才胆识力”中的()。A“力”B“胆”C“才”D“识”5小说完全拥有了现代品质,应该属于()时代。A明清 B宋 C唐 D汉 6王国维美学观的基本内容可以概括为:强调美的超功利性,(),宣扬美对生活苦难的解脱性。A强调美的教育性 B突出美的形式性 C突出美的社会作用 D强调美的政治性 7在美学中,黑格尔将()艺术看作是属于诗的门类下“戏剧体诗”的一个具体类别。A正剧 B喜剧 C悲剧 D悲喜剧 8韦勒克、沃伦认为文学作品有四个层面:即()层面、意义层面、意象和隐喻层面以及由象征和象征系统构成的“世界”或“神话”层面。A形象 B声音 C画面 D历史 9伊瑟尔与()一道曾被誉为接受美学的“双子星座”。A姚斯 B胡塞尔 C海德格尔 D伽达默尔 10.弗洛伊德在他的早期研究中将人的心理状态或心理结构分为三个层面:意识、前意识、()。A理性意识 B无意识 C感性意识 D潜意识 二、筒答题(每小题 12 分,共 36 分)11.简要说明司空图诗歌意境理论的大致内容。答:其诗歌意境理论大体又可分为三大块:(一)“思与境偕”说诗境构成论,明确了诗歌意境是“思”与“境”偕亦即主客谐和、情景交融而产生的一种虚实相生、含蓄蕴藉、韵味无穷的美;(二)“韵外之致、味外之旨”说诗境特征论,细致周全地探讨了诗歌意境所特有的“韵味”的方方面面;(三)“二十四诗品”说诗境风格论,在皎然等的诗歌意境风格论的基础上,进一步将诗境风格分出二十四种类型,每一种类型用一首四言诗来形象、扼要地描述其特征。(每个要点 4 分)12.简要说明李渔的戏曲结构的四点具体主张。答:第一、“立主脑”(3 分)第二、“减头绪”(3 分)第三、“脱窠臼”(3 分)第四、“密针线”(3 分)13.韦勒克、沃伦认为科学语言与文学语言有哪些区别?请简要说明。答:韦勒克、沃伦认为科学语言是“直指式的”:“它要求语言符号与指称对象一一吻合”,同时这种语言符号“完全是人为的”,它可以被相当的另一种符号所代替;以及它是“简捷明了的,即不假思索就可以告诉我们它所指称的对象”。此外,“科学语言趋向于使用类似数学或符号逻辑学那种标志系统”,即它追求成为一种“世界性的文字”。(6 分)与科学语言比较起来,文学语言则显现出如下特点:第一,多歧义性。(2 分)第二,表情意性。(2 分)第三,符号自具意义。(2 分)三、论述题(每题 22 分,共 44 分)14.怎样从孔子“兴观群怨”说,看文艺的社会功能与作用?答:孔子讲文艺的社会作用,之所以首先讲“兴”,是着眼于文艺发挥其社会作用的独特方式,也可以说是诗区别于非诗的本质特征的,这体现了孔子对文艺的审美性质的重视。“观、群、怨”都是以“兴”为基础的,脱离了“兴”,就失去了文艺的审美本质,“兴”是从文艺创作与文艺接受的审美本质同一性中来揭示文艺所可能具有的种种社会作用之所以能够得以实现的特殊方式,其他三者则是在此基础上得以产生的几种具体社会作用,体现着鲜明的功利目的。(5 分)在孔子所说的诗可以“观”中,包含着一个深刻的思想,那就是要从艺术去看一个社会的状态,主要是看表现在艺术中的这个社会的人们的精神情感心理的状态。这就把握住了艺术对社会生活的反映的根本特征。正是在艺术中显现出社会生活丰富性、多面性、复杂性。所谓艺术反映社会生活,如果只止于描写社会生活中的种种事件、制度、习尚等等,而不能细致入微地揭示出人们的精神情感心理状态的丰富性、多面性、复杂性,那么这样的艺术作品就不可能真正具有时代的精神和风貌。(5 分)所谓“群”,何晏集解引孔安国的话说是:“群居相切磋。”朱熹集注谓:“和而不流。诗可以群”的观念是孔子以“诗教”为特色的文艺观的一个鲜明体现。首先,它鲜明体现了孔子“诗教”的目的在于“仁”。“群”就是人与人相亲相爱,和谐相处。其次,孔子之所以强调“诗可以群”,是因为看到了文艺在使人“群”方面具有独特的审美感染作用。孔子以“诗”为“教”始终是建立在遵循文艺的审美规律基础之上的,通过“群居相切磋”的途径把人心融合到特定的社会道德伦理规范中去。从人类历史的整个发展来看,艺术应具有人际交流、培养人们的社会感情,团结群体,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5 分)狭义的“怨”,也就是照字面意思所理解的“怨”,它是由种种不满意所引发的一种特定情感,包括忧怨、哀怨、怨恨等等。狭义的“怨”指的是文艺所具有的批判现实的功能和作用。广义的“怨”,也就是把“怨”看作是对人的各种情感的一种代称,广义地理解为是对文艺抒情特性的一种概括。(5 分)总之,“兴观群怨”说一方面注意审美对陶冶个体的心理功能,另一方面又注意审美对协和人群的社会效果。(2 分)15.谈谈对伊瑟尔关于阅读过程的描述与阐释的理解。答:伊瑟尔关于阅读过程的描述和阐释,我们可以做一大体的概述认识:“游移视点”是将本文分解成相互作用的结构,也就是发现本文中各种不同的意义成分;“建立连惯性”是对各种意义成分作出一致性的整理集合,形成关于意义的完形认识;“卷入事件”是因为本文意义的多种可能性存在而要求读者进入本文之中依据自身的知识进行一种选择,从而将本文不是作为一个认识的对象而是作为自己参与其中的事件来体验和领会;“建构意象”则是将本文由语言符号构成的含有意义的图式形成感性具体而又具有理性意味的“想象性客体”。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