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常见急症处理¨宽城区医院¨内三科刘淼2常见高热疾病的判断和初步处理原则3高热发热超过39℃以上称为高热。4病因与分类引起发热的病因甚多,临床上可区分为感染性与非感染性两大类,而以前者为多见。1.感染性发热(infectivefever)各种病原体如病毒、细菌、支原体、立克次体、螺旋体、真菌、寄生虫等引起的感染,不论是急性、亚急性或慢性,局部性或全身性,均可出现发热。52.非感染性发热(1)无菌性坏死物质的吸收:①机械性、物理或化学性损害,如大手术后组织损伤、内出血、大血肿、大面积烧伤等;②因血管栓塞或血栓形成而引起的心肌、肺、脾等内脏梗死或肢体坏死;③组织坏死与细胞破坏如癌、白血病、淋巴瘤、溶血反应等(2)抗原—抗体反应:如风湿热、血清病、药物热、结缔组织病等。6(3)内分泌代谢障碍:如甲状腺功能亢进、重度脱水等。(4)皮肤散热减少:如广泛性皮炎、鱼鳞癣以及慢性心力衰竭而引起的发热,一般为低热。(5)体温调节中枢功能失常:①物理性,如中暑;②化学性,如重度安眠药中毒;③机械性,如脑出血、脑震荡、颅骨骨折等。上述各种原因可直接损害体温调节中枢,致使其功能失常而引起发热,高热无汗是这类发热的特点。(6)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由于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影响正常的体温调节过程,使产热大于散热,体温升高,多为低热,常伴有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的其他表现,属功能性发热性范畴。7急诊处理发热是机体的一种防御反应,对一般低热和中热可不做特殊处理,应积极寻找病因。但高热使机体基础代谢增加,持续高热可致水、电解质丢失,加重病情等。对高热病人,在未明确病因前不易应用退热剂和抗菌素,但又要避免高热给病人带来的危害。可酌情给予降温治疗。8发热的处理1、监测病情变化,注意生命体征,尤其已有循环衰竭、呼吸窘迫均提示病情危重,更应严密监测,同时积极寻找病因,进行对因治疗2、降温(1)物理降温:冰袋(2)药物降温;阿司匹林、安痛定、柴胡、赖氨匹林等(3)高热伴有惊厥可给予人工冬眠治疗。(4)其它:支持治疗。9物理降温1冰敷:2酒精擦浴:3温水擦浴:4降温帽等。10药物降温1解热镇痛药:酌情应用阿司匹林、消炎痛、安痛定等。2冬眠疗法:对超高热伴惊厥者用异丙嗪25~50mg,哌替定100mg,加入5%葡萄糖水中静滴。3中药:柴胡2~4ml肌肉注射,每天3~4次,清开灵、安宫牛黄丸等。11发热病人注意事项◆应避免大量应用退热药物,尤其对于老年病人,以免脱水、循环衰竭◆关于抗生素的应用:应在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