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输血知识新概念.ppt
下载文档

ID:134227

大小:117KB

页数:12页

格式:PPT

时间:2023-02-27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输血 知识 新概念
二、错误的输血观念 1、全血内含有血液中的全部成份,输全血全能补,输全血最好。2、新鲜血比保存库血好,越新鲜越好 3、急性失血失掉的是全血,就应该输全血 4、输血能增强抵抗力,有营养作用 三、输血的危害 1、传播疾病:乙肝、丙肝、埃博拉病毒(Ebola)、美国费城军团病、汉坦病毒流行性出血热,丁型肝炎、AIDS、戊型肝炎、新雅克氏病、西尼罗河病毒性脑炎、SARS(非典)、巨细胞病毒、人类T淋巴细胞白血病病毒1型、疟疾、丝虫病、黑热病、锥虫病、弓形体病、贝氏虫病,梅毒等 2、抑制免疫功能 3、肿瘤复发 4、术后感染 5、对器官移植的影响 四、减少输血的措施 目前减少输血的措施很多,归结为四大类 1、减少出血 2、血液稀释 3、自体输血 4、成份输血 五、临床用血指征(成份用血)1、红细胞(1)内科病人:慢性贫血及缺氧,Hb60g/L或Hct20%时输RBC,内科急性出血或有出血性休克,Hb60g/L或Hct100g/L不必输血 Hb 50G/L,一般不需输注 PLT10-50G/L,根据临床可以考虑输注 PLT100G/L 可以不输 PLT 正常1.5倍,创面弥慢性渗血 患者急性大出血输入大量库存全血或浓缩RBC后(出血量或输入量相当于患者自身血溶量)病史或临床过程表现有先天性或获得性,凝血功能障碍,紧急对抗华法令的抗凝血作用.注:为防止临床上不恰当的输血,医院还应制定行之有效的制度,如设立输血委员会,审查手术中输血病人术后的Hct,如超过33%,则麻醉科医生必须说明输血的原因,然后由输血委员会评估其输血是否恰当。六、科学、合理、规范用血(一)临床用血出现的问题 1、未组织学习临床输血技术规范、医生对临床输血了解甚少,成份输血适应症合格率达不到90%2、输血浆适应症掌握不严,用血浆代替白蛋白来纠正低蛋白血症或血浆扩容 3、医生在给病人输血前病程记录中既无输血目的、输血后也无相关记录 4、一些手术科室存在“术中输血安全”的观念,对输浓缩RBC的指征把握不严或不甚了解 5、手术科室在术中的输血由麻醉科医师决定,而后要求的血红蛋白数比卫生部规定的要高 6、部分手术科室病人在术中输血,麻醉记录单上有输血记录但无输血指征的记录,术后手术者的手术记录中只记录术中有失血,而无输血的相关记录。7、大部分病房缺临床输血登记本,当发生输血反应时,医护人员不知晓需填输血不良反应回报单.(二)为何必须合理用血 1、血源资源宝贵 2、献血制度处于向无偿献血过渡期 3、临床存在不合理的用血 不必要的输血:保险血、营养血、人情血、输新鲜血、全血、不愿意输血液成份、输血剂量不够、输血浆代替白蛋白、降低药品比例。4、有些病毒还没有检测或还不知道 5、筛选检测不能做到绝对可靠,存在 窗口期,试剂敏感性、操作误差 (三)输血的基本原则 1、输血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措施,但绝非无害 2、能不输血者不输,能少输者决不多输,能自体输血不输异体、必须输者输成份血 3、必须输者应向受血者说明输血的必要性和危害性 4、尊重病人的知情权和选择权,输血前签署知情同意书。(四)临床医师在输血时应负哪些责任?医师对病人进行输血治疗需要填写输血申请单,输血治疗同意书,输血不良反应回报单,输血后对输血治疗作出评价,特别要注意有无迟发性,溶血性输血反应,多次输血要对前次输血治疗效果加以描述(五)输血前对患者应作哪些检查 血Rt,ABO血型,Rh血型 ALT 抗-Hcv 抗-HIV1/2 抗-TP,乙肝五项。七、临床用血质量管理(一)临床医师严格撑握输血适应症,积极输成份血,严格执行临床用血申请和审批手续,输血过程中密切观察病人(二)临床用血护理方面的质量管理 1、输血前:严格“七查七对”制度和无菌操作 2、输前时:严格执行输血操作规程和“三查八对”制度 3、输血后:血液输注结束,可用少量生理盐水滴注,以减少残血,输完的血袋保留24小时后处理。4、填写有关记录或输血反应单 5、无论输血过程是否顺利,均应在病历上记录输血全过程及血袋标签内容 (三)“七查七对”制度 七查:查病人姓名、科室、住院号、床号,血型、输血种类、输血总量 七对:对献血员姓名(或条形码)、血型、血液种类 血量、采血日期、有效期、床旁与患者核对 八、展望 为减少输血风险,最大限度降低不合理用血,尽量不给病人输血,用替代品,如胶体液类、晶体液类。谢 谢 2010年5月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