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血液学检测临床血液学检测第四篇第二章第一节血液一般检查血常规网织红细胞血沉血常规白细胞参数红细胞参数血小板参数五分类NLMONOEB白细胞参数WBCDC三分类NLMID白细胞计数和白细胞分类计数白细胞计数——测定血液中白细胞的总数分类计数——各类型白细胞的比值绝对值=总数×分类计数的百分数参考值(白细胞计数):成人4-10×109/L新生儿15-20×109/L6个月-2岁11-12×109/L白细胞分类计数细胞名称百分(%)绝对值中性粒细胞(N)中性杆状核(st)1~50.04~0.5中性分叶核(sg)50~702~7嗜酸性分叶核(E)0.5~50.02~0.5嗜碱性分叶核(B)0~10~0.1淋巴细胞(L)20~400.8~4单核细胞(M)3~80.12~0.8临床意义白细胞>10×109/L称白细胞增多;<4×109/L称白细胞减少。白细胞↑or↓,主要受中性粒细胞的影响,白细胞在生理或病理情况下均可有变异。中性粒细胞中性粒细胞在血中生存的时间约为7~10小时在组织中生存的时间约为1-3天中性粒细胞改变:数量增多数量减少细胞核象的变化粒细胞形态异常年龄日间变化运动、疼痛、情绪妊娠与分娩中性粒细胞增多白细胞总数大于10×109/L,粒细胞比值大于0.7,粒细胞绝对值大于7×109/L(1)生理性增多•急性感染:化脓性球菌•广泛的组织损伤或坏死•急性溶血•急性失血•急性中毒•白血病骨髓增殖性疾病(MPD)恶性肿瘤中性粒细胞增多(2)病理性增多●粒细胞减少症(granulocytopenia)中性粒细胞<1.5×109/L●粒细胞缺乏症(agranulocytopenia)★中性粒细胞<0.5×109/L白细胞总数低于4×109/L,称为白细胞减少症中性粒细胞减少1)某些感染2)血液系统疾病3)物理、化学因素损伤4)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功能亢进5)自身免疫性疾病中性粒细胞减少中性粒细胞核象变化指粒细胞的分叶状况,反映粒细胞的成熟程度,而核象变化则可反映某些疾病的病情和预后正常时外周血中中性粒细胞的分叶以3叶居多,但可见到少量杆状核粒细胞(1%-5%)杆状核(1%-5%)与分叶核(50%-70%)之间的正常比值为1:13中性粒细胞核象变化核左移:如杆状核粒细胞增多,即杆状粒细胞↑(>5%),甚或出现杆状核以前更幼稚阶段的粒细胞常见于感染,尤其化脓性感染,也可见于急性中毒、急性溶血、急性失血等,严重核左移见于白血病中性粒细胞核象变化核右移:如分叶核粒细胞分叶过多,5叶以上的细胞>3%。主要见于巨幼贫和应用抗代谢药物治疗后。中性粒细胞核象变化中毒性改变①细胞大小不均②中毒性颗粒③空泡形成④杜勒小体⑤核变性中性粒细胞形态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