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气分析的临床应用执诚医疗学术部血气/PH分析的临床应用酸与碱的概念:酸是指能释放出H+的物质,如H2CO3、HCl、H2SO4等。酸碱质子HClCl+H+碱是指能吸收H+的物质,如HCO3-、Cl-、SO4-2等。体液酸性物质来源:食物、饮料、药物三大营养物质中间产物△成人每天进食混合膳食,约生成40—60mmol固定酸三大营养物质完全氧化=CO2+H2O中性酸物质酸性物质挥发性酸H2CO3固定酸(硫酸、乳酸、丙酮酸等)碱性物质体液中碱性物质来源:柠檬酸盐、苹果酸、乳酸盐等食物、药物在体内代谢后产生在正常膳食情况下,体内产生的酸比碱多。但在一定范围内这些酸或碱进入血液后不会引起血液的显著变化,原因在于有一系列的调节机理,包括缓冲、肺和肾的调节。缓冲定义:缓冲作用是指某一化学体系具有抵御外来酸碱的影响而保持PH相对稳定的能力。全血中缓冲对:、(主要)血浆中缓冲对:(主要)HHbKHb323COHHCO323COHHCO肺与酸碱平衡肺通过呼出CO2来调节血浆H2CO3的含量,维持血液PH稳定。反馈延髓呼吸中枢肺呼吸速度排出CO2PH稳定肾与酸碱平衡肾主要是通过排出过多的酸碱,调节血浆中HCO3-的含量,保持血液正常的PH值。远曲小管分泌H+、NH3,形成NaH2PO3、NH4随尿排出。远曲小管重吸收HCO3-。血浆〔K+〕,则抑制H+—Na+交换,尿K+排出增多,可产生酸中毒。H+、K+—Na+交换受肾上腺皮质类固醇激素调节,若皮质功能过低。醛固酮分泌不足,则H+、K+—Na+交换减少,NaHCO3重吸收减少,产生酸中毒。调节:酸碱失衡△糖、脂、蛋白质及水盐代谢异常,内分泌功能紊乱可导致酸碱失衡。△导致HCO3-增加或减少的疾病可导致酸碱失衡。如糖尿病时酮体增加,H+增加,HCO3-下降。△呼吸功能不全或过度通气可致酸碱失衡。代偿△当肺功能不全或过度通气,出现呼吸性酸碱失衡,机体试图通过肾脏排出或保留H+,以纠正原发失衡。这种作用叫原发性呼吸功能不全的肾脏代偿(3—5天才到最高值)。△当肾功能不全时,肺也能通过增加或减少对CO2的排出来代偿代谢性的酸碱失衡。这种作用叫原发性代谢性酸碱失衡的呼吸代偿(12—24小时最高值)仪器指标含义及参考值酸碱度(PH)△血浆PH主要取决于=()PH=Pka+log=6.1+log20=7.401△参考值:PH7.35—7.45生理极值:PH6.8—7.8〔H+〕35—45nmol/L〔H+〕20—120nmol/L意义:PH异常可以肯定有酸碱失衡,PH正常不能排除无酸碱失衡。单凭PH不能区别是代谢性还是呼吸性酸碱失衡。323COHHCO2.124120323COHHCO二氧化碳分压(PCO2)定义:物理溶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