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讲药剂学研究进展药物的给药系统(DDS)药物的给药系统(DDS)药物给药系统(DrugDeliverySystems,DDS)系指人们在防治疾病的过程中所采用的各种治疗药物的不同给药形式。适宜的给药系统可以增加药物疗效、减少不良反应、增加病人用药的便利性,提高药品的附加值,提高产品的竞争力,拓宽产品的赢利范围。药物给药系统的特点1.药物的治疗作用与血药浓度的关系:过高的浓度可产生中毒,过低的浓度无治疗效果等,为合理设计剂型提供科学依据,其相应的产物是缓、控释制剂,使血药浓度保持平缓,这是DDS的初期发展阶段。2.当药物达到病灶部位时才能发挥疗效,其他部位的药物不起治疗作用甚至产生毒副作用。使药物浓集于病灶部位,尽量减少其他部位的药物浓度,不仅有效地提高药物的治疗效果,而且可以减少毒副作用。这对癌症、炎症等局部部位疾病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病灶部位可能是有病的脏器或器官,也可能是细胞或细菌等。常以脂质体、微囊、微球、微乳、纳米囊、纳米球等作为药物载体进行靶向性修饰是目前制剂研究DDS的热点之一。3.近代的时辰药理学研究指出有节律性变化的疾病,如血压、激素的分泌、胃酸等,可根据生物节律的变化调整给药系统,如脉冲给药系统、择时给药系统,已取得了较好效果。自调式释药系统(self-adjustedsystem)是一种依赖于生物体信息反馈,自动调节药物释放量的给药系统。例如:对于胰岛素依赖的糖尿病患者来说,根据血糖浓度的变化控制胰岛素释放的DDS的研究倍受关注。4.生物技术制剂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多肽和蛋白质类药物制剂的研究与开发已成为药剂学研究的重要领域,也给药物制剂带来新的挑战。生物技术药物多为多肽和蛋白质类,性质不稳定、极易变质;另一方面药物对酶敏感又不易穿透胃肠粘膜,因此多数药物以注射给药。为使用方便和提高患者的顺应性(compliance),药学工作者正致力于除注射外的其他给药系统的研究,如鼻腔、口服、直肠、口腔、透皮和肺部给药等,虽然上市品种很少,但具有潜在的研究价值和广阔的应用前景。目前基因治疗也受到广泛的关注,如采用纳米粒或纳米囊包裹基因或转基因细胞是生物材料领域中的新动向。如果该研究获得成功,将使基因治疗和药物治疗向简便、实用方向迈进,不仅可用于各种恶性肿瘤的治疗,也为许多基因缺陷性疾病和其他疾病的治疗提供全新的生物疗法。5.粘膜给药系统粘膜存在于人体各腔道内,除局部用药的粘膜制剂外,作为全身吸收药物的途径日益受到重视。特别是口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