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风(脑梗死恢复期)中医护理方案脑病科王颖一、常见证候要点(一)风痰瘀阻证:口眼歪斜,半身不遂,肢体麻木。(二)气虚血瘀证:肢软无力,面色萎黄。(三)肝肾亏虚证:半身不遂,患肢僵硬,拘挛变形。本方案适用于中风病(脑梗死)发病2周至6个月处于恢复期患者的护理。二、常见症状/证候施护(一)半身不遂1.观察四肢肌力、肌张力、关节活动度和肢体活动的变化。2.根据疾病不同阶段,指导协助患者良肢位摆放、肌肉收缩及关节运动,减少或减轻肌肉挛缩及关节畸形。3.尽早指导患者进行床上的主动性活动训练,包括翻身、床边坐起等。如患者不能作主动活动,则应尽早进行各关节被动活动训练。4.做好各项基础护理,满足患者生活所需。5.遵医嘱选用以下中医护理特色技术1~2项:(1)中频、低频治疗仪:遵医嘱选穴如:合谷、外关等。(2)拔罐疗法:遵医嘱选穴每日1次,留罐5~10分钟。(3)艾灸治疗:遵医嘱取穴。中风病(脑梗死急性期)者不宜。(4)穴位拍打:遵医嘱用穴位。(6)中药热熨:遵医嘱取穴。每日1~2次,达到温经通络,消肿止痛,以助于恢复肢体功能。(二)舌强语蹇1.建立护患交流板,从患者手势及表情中理解其需要。无法用手势及语言表达的患者可利用物品或自制卡片,对于无书写障碍的失语患者可借助文字书写的方式来表达。2.训练有关发音肌肉,先做简单的张口、伸舌,再做舌部训练,还有唇部训练,指导患者反复进行。采用吞咽言语治疗仪电刺激发音肌群同时配合发音训练。3.利用口形及声音训练,即训练者先做好口形与发音示范,然后指导患者通过镜子观察自己发音的口形,来纠正发音错误。4.进行字、词、句训练,单音的字,简单的单词开始,然后再说短句。5.对家属进行健康宣教,共同参与语言康复训练。6.穴位按摩:遵医嘱按摩,如:通里穴,以促进语言功能恢复。(三)吞咽困难1.对轻度吞咽障碍以摄食训练和体位训练为主。2.对中度、重度吞咽障碍患者采用间接训练为主,主要包括:口面,舌体运动和下颌骨的运动;咽部冷刺激;空吞咽训练训练等。3.有吸入性肺炎风险患者,给与鼻饲饮食。(四)便秘1.气虚血瘀证患者大多为慢传输型便秘,可教会患者或家属用双手沿脐周顺时针按摩,每次20~30周,每日2~3次,促进肠蠕动。2.鼓励患者多饮水,每天在1500ml以上;养成每日清晨定时排便的习惯。3.饮食以粗纤维为主,多吃增加胃肠蠕动的食物,蔬菜、瓜果等,禁食产气多刺激性的食物,如甜食、豆制品等。热秘患者以清热、润肠、通便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