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病夏治(三伏贴)技术操作规范文件依据ZYYXH/T176-2010《中医养生保健技术操作规范(Ⅱ)穴位贴敷》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中华中医药学会亚健康分会冬病夏治理论源流•“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上医治未病之病,中医治将病之病,下医”治已病之病。—孙思邈冬病:•冬天容易发作或者容易加重的一类疾病(哮喘、慢性支气管炎等呼吸系统疾病、风湿关节炎等)•此类疾病发生的根本:1、寒伤阳气2、病邪伏留夏治:①时间:夏至后三伏天期间②方法:通过中医传统方法(饮服汤剂,穴位贴敷,针刺拔罐)③治则:振奋阳气,驱除邪气④目的:减少疾病在秋冬季的发作次数或减轻发作程度,乃至不再发病三伏贴三伏贴是中医的一种贴敷疗法,运用冬病夏治的中医理论,利用每年农历夏季三伏对特定穴位进行贴敷,使药物持续性刺激穴位,疏通经络,调节脏腑功能,从而达到预防和治疗疾病的效果。三伏贴渊源:白芥子涂法(冷哮证)明末清初•张璐《张氏医通》白芥子涂法最早将古代天灸疗法与三伏天治疗相结合白芥子涂法(冷哮证)•白芥子净末一两•延胡一两•甘遂、细辛各半两共为细末•入麝香半钱,杵匀,姜汁调涂肺俞膏肓百劳等穴。•涂后麻瞀疼痛,切勿便去,候三柱香足,方可去之。•十日后涂一次,如此三次,病根去矣。张璐•《张氏医通》三伏贴技术操作规范一、指导原则1.适应范围•“三伏贴”主要适用于反复发作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也可用于以反复发作、冬季加重为临床特点、中医辨证为寒证的其他疾病。•严禁为追求经济效益不合理扩大使用人群。2.适应病种•肺系疾病:体虚感冒、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病、慢性支气管炎、慢性咳嗽、变应性鼻炎、反复呼吸道感染•心脑疾病:冠心病、脑血管病(证属寒凝经脉者)•胃肠疾病:慢性胃炎、慢性结肠炎(证属脾胃虚寒者)•妇科疾病:月经病(如月经不调、痛经证属寒凝胞宫者)•肾系疾病:慢性肾病(属肾阳虚、阴寒过盛者)•风湿病: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强制性脊柱炎(证属寒邪闭阻、肝肾亏虚者)•骨科疾病:颈椎病、腰椎病、退行性骨关节病变(证属阴寒内盛、经脉瘀阻者)注:三伏贴针对的是反复发作冬季加重的慢性病,是预防为主的治疗措施,并非是立竿见影的治疗方法,许多疾病需要连续治疗3年或更长的时间才能见效。所以,患者要至少坚持贴3年。如果不愿意长期坚持治疗的患者切莫盲目跟风。3.贴穴注意事项•穴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