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节急性主动脉夹层第七节急性主动脉夹层25/1/202急性主动脉夹层是指主动脉壁中膜内血肿,所以又有人称为夹层血肿。男性发病较多,为女性的3-5倍,发病年龄多在40-70岁之间。。本病是一种比较少见的危重心血管病,发病急骤,病死率高。在欧美国家其发病率为(5-10/100万,约60%于早期死亡。25/1/203一、病因与发病机制一、病因与发病机制1.主动脉中膜病变由于主动脉中膜弹力纤维病变或发育缺陷,造成主动脉壁薄弱为主要发病基础。前者常见于主动脉滋养血管硬化,这被认为是本病的重要发病原因;后者常见于马凡综合征,其中膜可发生急性坏死。25/1/2042.高血压常是本病的促发因素,75-87%的患者有血压高的病史。3.其它因素心脏手术、主动脉内导管插入、主动脉外伤及炎症也可诱发本病。妊娠妇女多在40岁以前发病,故有人认为妊娠也可能是促发因素。25/1/205二、临床表现二、临床表现本病通常分为三期:①急性期,指发病后48小时之内;②亚急性期,指发病后48小时-2周;③慢性期,指发病2周以后。本病的主要表现为:25/1/2061.疼痛这是最重要、最突出的症状。其特点为突然发作的撕裂样或刀割样胸骨后锐痛,可放射至前胸、后背及上腹,常难以忍受且多伴有恶心、呕吐和出汗。如果有转移性疼痛,提示动脉夹层进一步剥离。疼痛可反复发作,每次发作提示血肿造成新的撕裂。少数病人疼痛不显著,这时患者常并有意识不清。25/1/2072.心脏杂音可于胸痛后在心底部出现收缩期及/或舒张期杂音,此为主动脉瓣环扩张或主动脉根部失去支持,造成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所致。另外在心尖部或主动脉的主要分支,例如颈动脉、锁骨下动脉等,也可有收缩期杂音。25/1/2083.血压的变化最初血压常常下降,甚至休克,但以后又升高,且可达较高的水平。其变化特点是剧烈疼痛时血压下降或测不清,疼痛缓解后血压又升高。两上肢血压差超过20mmHg以上,脉搏不对称。25/1/2094.胸锁关节搏动常见于因为头臂动脉阻塞致右胸锁关节搏动。5.血肿压迫所致的表现,急性心肌梗死、脑卒中、截瘫、心包填塞、声音嘶哑及霍纳综合征(Horner'sSyndrome)等,可能出现,依受罹部位而发生。25/1/2010三、辅助检查三、辅助检查1.胸部X线检查一旦疑有本病,应立即拍胸部X线照片,必要时重复检查。主要特点是进行性纵隔增宽,且有搏动,其可靠性达40-50%,但常需排除纵隔新生物、炎症、出血等。25/1/20112.主动脉逆行造影这是比较可靠的检查手段,可确定血肿裂口的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