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素华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药剂科神经系统疾病也称神经病发生于中枢神经系统、周围神经系统、植物神经系统的以感觉、运动、意识、植物神经功能障碍为主要表现的疾病。神经系统疾病的症状体征可表现为意识障碍、感知觉障碍、运动障碍(如瘫痪、不自主运动、步态异常、共济失调等)、肌张力异常、头痛、头晕、眩晕、反射异常、肌萎缩以及排尿、排便、性功能障碍等。神经病中慢性病占多数,往往迁延不愈,给患者的工作、生活带来很大影响,致残率很高。神经系统疾病病因感染、中毒、遗传缺陷、营养障碍、免疫损伤、代谢紊乱、内分泌紊乱、先天畸形、血液循环障碍、异常增生。神经系统疾病用药1.脑血管病及其用药2.帕金森病及其用药3.神经肌肉病及其用药4.癫痫及其用药5.头痛和神经痛及其用药6.失眠症及其用药(一)神经系统疾病用药脑血管病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和高死亡率特点,对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治疗不仅要追求急性期的安全、有效、及时,同时还要重视危险因素的干预,做好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工作。常见药物有尼莫地平、倍他司汀、尼麦角林、吡拉西坦、茴拉西坦、奥拉西坦等。作用机理:抗血小板聚集、凝集,扩张脑血管,防止脑动脉痉挛,活血化淤、改善微循环、降低血粘度,防止眩晕,对存在血液成分的改变其他治疗无效时可考虑降纤。不良反应:头晕,头痛,头胀;低血压,心动过速或过缓;面潮红,出汗,发热;偶有皮疹等过敏反应;恶心、呕吐,便秘等胃肠道不适;肝功能损害,血小板减少。尼莫地平Nimodipine有抗血管收缩及抗缺血作用,主要用于缺血性脑血管病、偏头痛、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造成的缺血性神经损伤,急性脑血管病恢复期的血液循环改善,突发性耳聋,轻中度高血压。禁与利福平及苯巴比妥、苯妥英钠、卡马西平合用。脑水肿、颅内压增高、低血压、孕妇、肝功能不全者慎用。我院现有药物:尼达尔20mg*50片尼膜同注射剂50ml;10mg,片剂30mg*20片蛛网膜下腔出血:出血后4天内用尼膜同注射液5-14天,继以片剂治疗,日6次,一次60mg,服用7天。老年性脑功能障碍:单用片剂,日3次,一次30mg倍他司汀Betahistine血管扩张药,用于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亦可用于治疗耳眩晕症,脑动脉硬化引起的眩晕,耳鸣和听力减退等。妊娠及哺乳期妇女、有消化性溃疡史和活动期消化性溃疡、支气管哮喘、肾上腺髓质瘤者慎用。老年人使用本品时应注意调整剂量。我院现有药物:西其汀10ml;20mg*9支日3次,一次10-20mg口服奥拉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