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核微生物的分类和鉴定及应用地球上的物种估计大约有150万,其中微生物超过10万种,而且其数目还在不断增加。命名(nomenclature):是根据命名法规,给每一个分类群一是根据命名法规,给每一个分类群一个专有的名称;个专有的名称;鉴定(identification或determination):借助于现有的微生物借助于现有的微生物分类系统,通过特征测定,确定未知的、或新发现的、或未分类系统,通过特征测定,确定未知的、或新发现的、或未明确分类地位的微生物所应归属分类群的过程。明确分类地位的微生物所应归属分类群的过程。分类(classification):根据一定的原则对微生物进行分群归类,根据一定的原则对微生物进行分群归类,根据相似性或相关性水平排列成系统,并对各个分类群的特征根据相似性或相关性水平排列成系统,并对各个分类群的特征进行描述,以便查考和对未被分类的微生物进行鉴定进行描述,以便查考和对未被分类的微生物进行鉴定;;一、分类单元及其等级界(Kingdom)(Regnum)门(Phylum)(Phylum)纲(Class)(Classis)目(Order)(Ordo)科(Family)(Familia)属(Genus)(Genus)种(Species)(Species)二、生物的界级分类学说两界系统三界系统四界系统五界系统六界系统蓝细菌(Cyanobacteria)蓝细菌也称蓝藻或蓝绿藻(blue-greenalgae),是一类进化历史悠久、革兰氏染色阴性、无鞭毛、含叶绿素a(但不形成叶绿体)、能进行产氧性光合作用的大型原核生物。1.概念以前曾归于藻类,因为它和高等植物一样具有光和色素----叶绿素a,能进行产氧型光合作用。2.特性1)分布极广;从热带到两极,从海洋到高山,到处都有它们的踪迹。土壤、岩石、以至在树皮或其它物体上均能成片生长。许多蓝细菌生长在池塘和湖泊中,在夏、秋两季大量繁殖,并形成胶质团浮于水面,形成“水华”,使水体变色。2)形态差异极大,有球状、杆状和丝状等形态;3)细胞中含有叶绿素a,进行产氧型光合作用;蓝细菌被认为是地球上生命进化过程中第一个产氧的光合生物,对地球上从无氧到有氧的转变、真核生物的进化起着里程碑式的作用。4)具有原核生物的典型细胞结构:细胞核无核膜,也不进行有丝分裂,细胞壁含胞壁酸和二氨基庚二酸,革兰氏染色阴性。5)营养极为简单,不需要维生素,以硝酸盐或氨作为氮源,多数能固氮,其异形细胞(heterocyst)是进行固氮的场所。6)分泌粘液层、荚膜或形成鞘衣,因此具有强的抗干旱能力。7)无鞭毛,但能在固体表面滑行,进行光趋避运动。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