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获得性肺炎社区获得性肺炎一、一般概念社区获得性肺炎(community-acquiredpneumonia,CAP)是指在非医院环境中受感染因子侵袭所发生的肺部炎症,以及住院后48小时内或特殊病原菌在潜伏期10天内所患肺炎,又称院外获得性肺炎。CAP的发病率为4.7%~11.6%,其中22%~51%的CAP需住院治疗;住院CAP死亡率7%,重症CAP死亡率29%。二、CAP诊断1.新近出现的咳嗽、咳痰。2.发热。3.实变体征或湿性罗音。4.WBC>10000/mm3,或<4000/mm3。5.胸透或胸片出现片状、斑片状阴影或间质改变,并排除肺结核及肺栓塞、肺水肿等非感染性疾病。以上1、2、3、4任一项加上第5项可诊断为肺炎,若符合CAP定义,则可诊断为CAP。三、病因在青霉素问世前,CAP80%以上是由肺炎链球菌所致。综合近十余年世界各地的报道,肺炎链球菌虽然仍是CAP最常见的病原体,但比例已明显下降,其他细菌以及一些新的病原体则呈明显上升趋势,如流感嗜血杆菌、肺炎支原体、肺炎衣原体、军团菌属、革兰阴性杆菌、厌氧菌、病毒等。此外,仍有近40%病例病原不明。还有一些较为少见但报道逐渐增多的CAP的病原体有:结核杆菌、卡氏肺囊虫、卡他莫拉菌、化脓性链球菌、α-溶血性链球菌、脑膜炎奈瑟菌以及深部真菌等。表1社区获得性肺炎的病原分布-3-CAP肺炎链球菌分离率从8-75%不等,取决于是否取得合适痰标本、留取标本前是否使用过抗菌药物、实验室培养方法、以及某些地区采用肺炎链球菌荚膜外多糖抗原试验作病原诊断。肺炎链球菌菌血症发生率13-40%不等,多数病人患有基础疾病,如COPD、糖尿病等。青霉素耐药肺炎链球菌(penicillin-resistantStreptococcuspneumoniae,PRSP)在全世界范围的流行是现今面临的一大问题。第一株临床分离PRSP菌株于1967年在巴布新几内亚发现,1977年南非发生PRSP菌株感染暴发流行,感染菌株不仅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交叉耐药,且对红霉素、氯霉素、四环素、克林霉素、利福平等发生多重耐药,造成临床治疗困难。九十年代以来,PRSP在全世界广泛流行,PRSP占临床分离肺炎链球菌菌株的百分率急剧升高,目前欧洲冰岛、亚洲韩国等最高达50-70%,西班牙近40%,美国20-30%,香港、台湾、日本40-60%,荷兰、德国、英国较低(<3%)。我国迄今仅见小样本报告为10-20%。很多PRSP分离菌株不仅对青霉素耐药,同时对其它一些抗菌药物,如大环内酯类、林可霉素类、四环素类、TMP/SMZ、氯霉素、头孢菌素、氟喹诺酮以及碳青霉烯多重耐药。流感嗜血杆菌常常是仅次于肺炎链球菌的引起CAP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