犬伤暴露后疫苗注射及犬伤门诊规范化建设狂犬病几乎100%死亡只要严格遵守咬伤后处理原则狂犬病完全可预防每年仍然有大量患者死于暴露后的不治疗或不恰当的治疗狂犬病病毒的理化特性对脂溶剂(肥皂水、氯仿、丙酮等)、乙醇、甲醛、碘制剂以及季胺类化合物、酸(PH4以下),碱(PH10以上)敏感,容易被杀灭对日光、紫外线和热敏感,病毒悬液经56℃30~60分钟或100℃2分钟即失去活力,因此也易被巴氏消毒法消毒不易被酚或来苏尔溶液杀灭对干燥、反复冻融有一定抵抗力4•儿童易受狂犬的攻击,且头面部咬伤居多。•狂犬病患者中典型三恐(恐风、恐水、恐光)病症占60%•40%为不典型症状。52.狂犬病致病机理2.狂犬病致病机理通过神经进入分泌腺体:在唾液中排出病毒进入大脑细胞引起全脑炎在神经系统中向心性移动通过肌肉周围神经末梢进入神经系统病毒在伤口周围肌肉细胞中复制被动物咬伤而感染病毒64%19%77%狗猫其他野生动物与家畜是狂犬病的主要传染源。n=1753.狂犬病的传染源3.狂犬病的传染源7•狂犬病毒属负链RNA病毒。•对肥皂水、新洁尔灭、84消毒水等去污剂以及碘酒、丙酮等脂溶剂敏感。•狂犬病毒可诱导机体产生保护性的抗体。4.狂犬病毒的特性8子弹状的狂犬病毒9病毒感染细胞后形成嗜酸性或嗜碱性包涵体狂犬病毒感染后在脑细胞的胞浆内出现嗜酸性圆形或椭圆形的包涵体,可供辅助诊断。人狂犬病预防原则人狂犬病预防:暴露前免疫暴露后处置(预防性治疗)暴露的定义:指被狂犬、疑似狂犬或狂犬病宿主动物抓伤、咬伤、舔舐粘膜或破损皮肤。一、暴露前免疫定义:指未被动物致伤或未接触狂犬病病毒前的疫苗接种疫苗为细胞培养或鸡培纯化疫苗。且符合2005年国家药典(≥2.5IU/ml)适用人群:具有暴露于狂犬病风险的人群:与犬猫等动物接触较多的人员;狂犬病诊疗、研究、疫苗生产者、狂犬病实验室工作人员和护理病人的医务人员;前往狂犬病高发地区工作或旅游者及高发地区的儿童。暴露前免疫程序基础免疫0、7、21(或28)天各接种1剂加强免疫持续暴露于狂犬病风险者,完成基础免疫后,在没有动物致伤的情况下:1年后加强1针,以后每隔3-5年加强1针,可在体内长期维持狂犬病中和抗体保护水平。who建议:定期测定抗体水平,低于0.5IU/ml加强。疫苗接种禁忌症对该种狂犬病疫苗过敏者禁用严重免疫缺陷的病人禁用妊娠妇女、发热及各种疾病、过敏性体质、使用类固醇和免疫抑制剂者可酌情考虑推迟注射。二、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