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心房颤动的研究进展2概况2010年欧洲心脏病学会(ESC)公布了最新《心房颤动治疗指南》.心房颤动(aurialfibrillation),简称房颤(AF),是一种心律失常。3发病率30岁以上,20年内发生Af总机会为2%。发病率随年龄增加而增加。70%发生在65~85岁之间。4房颤的危害房颤患者死亡率翻倍房颤者脑卒中发生增加5-6倍,2/3是脑栓塞房颤患者心功能恶化,心衰发生增加5-6倍房颤患者心肌梗死的死亡率翻倍5房颤的心电图表现1.P波消失,代之以小而不规则的基线波动,形态振幅变化不定,称f波;f波频率350-600次/分。2.心室率极不规则,未接受治疗者,频率通常在100-160次/分;QRS波形多正常;当心室率过快,发生室内差异性传导时,QRS波群增宽变形。6心房颤动的心电图表现7房颤就诊主诉主诉有:心慌、胸痛、劳力性呼吸困难、疲劳、头晕、很少有晕厥。栓塞并发症或充血性心力衰竭恶化可能是AF的第一临床表现。8房颤的症状房颤的症状:变异很大,影响因素多。心室率心功能伴用药物个体感觉差异9房颤的体征体征有:第一心音强弱不等,心律极不规则;心室率快时可发生脉搏短绌。颈静脉搏动a波消失。10房颤的分型初次发作的房颤,且在24-48小时以内,称为急性房颤(初发性房颤);其他为慢性房颤。慢性房颤根据发生的持续情况,分为阵发性、持续性(或稳定性)、永久性三类。阵发性:可以自行终止,通常在48小时内,可以反复发作。稳定性:通过化学或电转复可以恢复窦性心律。永久性:转复失败或医生认为成功率很低。11新分类方法新指南将房颤分为五类:首次诊断的房颤、阵发性房颤、持续性房颤、长程持续性(long-standingpersistent)房颤、永久性房颤。增加了长程持续性房颤的概念,定义为房颤持续时间超过1年,拟采用节律控制策略,即导管消融治疗。12房颤的治疗急性处理:控制心室率常规处理:恢复及维持窦律常规处理:预防栓塞并发症上游治疗:治疗房颤的危险因素及病因。13急性处理----心室率控制大多数患者需要控制心室率以改善血流动力学状态和症状。治疗的目标:静脉或口服房室结阻滞剂(维拉帕米、地尔硫卓、β受体阻断剂和地高辛),使休息时心室率控制在80~90次/分以下。有心衰时,应用利尿剂和血管扩张可以减轻肺充血,有助于降低心室率。14常规处理----急性心室率控制地高辛(Digoxin)同时具有负性变时和正性肌力作用,故在心衰时为首选药物。地高辛通过提高迷走神经张力作用于房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