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慢性胃炎共识意见(2017,上海)主讲人:吕慧辉背景自2012年1月在上海召开的全国慢性胃炎研讨会制定了《中国慢性胃炎共识意见》以来,国际上出台了《幽门螺杆菌胃炎京都全球共识意见》欧洲Mastricht-5共识和我国第五次全国Hp感染处理共识意见慢性胃炎与胃癌的关系以及根除Hp的作用慢性胃炎内镜和病理诊断手段的进步背景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主办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消化内科暨上海市消化疾病研究所承办2017年全国慢性胃炎诊治共识会议于2017年7月1日在上海召开75位来自全国各地的消化病学专家共识意见共包含48项陈述(条款)目录2.病因及分类3.临床表现7.转归和胃癌预防4.内镜诊断1.流行病学6.治疗5.病理诊断标准流行病学1.由于多数慢性胃炎患者无任何症状,因此难以获得确切的患病率。估计的慢性胃炎患病率高于当地人群中Hp感染率。目前我国基于内镜诊断的慢性胃炎患病率接近90%。2.慢性胃炎尤其是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发生与Hp感染密切相关。根据病因分类,Hp胃炎是一种特殊类型的胃炎。我国慢性胃炎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而Hp感染率呈下降趋势。除Hp感染外,自身免疫性胃炎也可导致胃黏膜萎缩。3.慢性胃炎特别是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患病率一般随年龄增加而上升。这主要与Hp感染率随年龄增加而上升有关,萎缩、肠化生与“年龄老化”亦有一定关系。流行病学4.慢性胃炎人群中,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比例在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存在较大差异,一般与胃癌的发病率呈正相关。胃癌高发区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患病率高于胃癌低发区。5.我国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患病率较高,内镜诊断萎缩性胃炎的敏感性较低,需结合病理检查结果。2014年,一项纳入8892例有上消化道症状且经胃镜检查证实的慢性胃炎患者的横断面调查显示,在各型慢性胃炎中,内镜诊断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最常见(49.4%),其次是慢性非萎缩性胃炎伴糜烂(42.3%),慢性萎缩性胃炎比例为17.7%;病理诊断萎缩占25.8%,肠化生占23.6%,上皮内瘤变占7.3%。以病理诊断为“金标准”,则内镜诊断萎缩的敏感性仅为42%,特异性为91%。说明我国目前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患病率较高,内镜和病理诊断的符合率有待进一步提高。病因及其分类1.Hp感染是慢性胃炎最主要的病因。70%~90%的慢性胃炎患者有Hp感染;慢性胃炎活动性的存在高度提示Hp感染。2.Hp胃炎是一种感染性疾病。Hp感染可在人-人之间传播。因此Hp胃炎不管有无症状和(或)并发症,均是一种感染性疾病。3.胆汁反流、长期服用非甾体消炎药(NSA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