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因全身风团3天,瘙痒就诊,发病前1周因“感冒”用过感冒清、阿莫西林,4天后出现皮损,该患者是什么病?如何治疗?荨麻疹荨麻疹urticariaurticaria昆明医学院荨麻疹(urticaria)是以风团(wheal)表现为主的伴有明显瘙痒的常见皮肤病。据统计约有15~20%的人一生中至少发作过一次荨麻疹,荨麻疹也是皮肤科普通门诊和急诊常见的皮肤病。病因药物食物感染物理因素、动植物因素、精神因素、内脏和全身疾病都可引起荨麻疹。发病机制发病机制变态反应性和非变态反应性变态反应性Ⅰ型为主,Ⅱ、Ⅲ型占少数。Ⅰ型为主,Ⅱ、Ⅲ型占少数。非变态反应性:效应途径的非免疫活化—组胺释放剂ⅠⅠ型变态反应型变态反应lgElgE抗体是Ⅰ型变态反应的主要抗体,肥大细胞,嗜抗体是Ⅰ型变态反应的主要抗体,肥大细胞,嗜减性粒细胞,血管内皮细胞含有丰富的减性粒细胞,血管内皮细胞含有丰富的lgElgE受体。受体。ⅠⅠ型变态反应发生过程型变态反应发生过程致敏阶段和发敏阶段致敏阶段致敏阶段抗原→B细胞→lgE→lgEFc与靶细胞表面的Fc受体→致敏阶段发敏阶段发敏阶段抗原再次进入,与结合在靶细胞表面的lgE结合(2个以上的lgE分子)→靶细胞内游离Ca2+升高→靶细胞脱颗粒→释放血管活性物质↓↓皮肤、黏膜小血管反应还可伴有平滑肌收缩,性扩张,渗透性增加腺体分泌增加↓↓局限性真皮浅层水肿组织损↓风团炎性介质炎性介质颗粒内储备的介质:组胺激肽释放酶,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ECF-A)细胞内新合成的介质:白三烯(LTB4、C4、D4)血小板活化因子(PAF),细胞因子TNF、IL-1~6等速发相反应,接触抗原后几分钟即可发生,持续30—60分钟。迟发相反应:细胞释放合成颗粒的基质(肝素、糜蛋白酶等)所引起的炎症反应--Ⅰ型超敏反应性炎症(allergicinflammation,AI)AI的特征是以嗜酸性粒细胞为主的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淋巴细胞等的炎性浸润。临床表现临床表现急性荨麻疹1.起病急,突发瘙痒,出现大小不等、形态各异的鲜红色风团,数小时后自动消失,不留痕迹。但此起彼伏,一日之内可多次发生。如个别血清渗出急剧者压迫血管,风团可呈苍白色。2.严重者可伴心慌、气促、腹痛、呕吐,甚至休克表现。3.部分病人有喉头水肿,引起窒息,危及生命。4.可伴全身中毒症状。荨麻疹的临床表现(一)慢性荨麻疹全身症状少见。风团时多时少,反复发作,有的有时间性,常达数月或数年,大多找不到病因,顽固难治。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