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感染性喉、气管、支气管炎病史介绍陈XX,男,1岁3个月,因“发热一天伴咳、声嘶”于3月23日入院。缘于一天前患儿无明显诱因出现咳嗽,阵发性咳嗽伴有发热,不规则性热,热峰值达38.7℃,伴声音嘶哑,吸气困难,夜间哭吵,入睡困难,以“急性感染性喉气管炎”收入院。查体:T:370C,P:130次/分,R:30次/分神智清晰,精神尚可,皮肤正常,未见皮疹及皮下出血点,唇无发绀,呼吸急促,未见三凹征,咽部充血,双肺呼吸音粗糙,可闻及管状呼吸音,心、腹查体无异常,神经系统检查无异常。初步诊断:急性喉气管炎入院后第一天给予:抗感染:头孢孟多静滴1次/日减轻炎性水肿:地塞米松静推病毒唑雾化吸入2次/日入院后第二天:吸气性呼吸困难:给氧非拉根:止咳平喘入院后第三天:患儿吸气性喉鸣音及吸气性呼吸困难进一步加重,转入重症监护室,给予心电监护监测生命体征。出现呼吸急促,吸气困难,口唇发绀,氧饱和度下降,精神萎靡,予甲强20㎎静脉推注,立即给予面罩加压给氧,未见明显缓解,予气管插管。概述急性喉气管支气管炎(acutelaryngotracheobronchitis)是指由病毒或细菌感染所致的喉,气管、支气管急性弥漫性炎症。以喉部及声带下水肿,气管支气管渗出物稠厚成痂以及中毒症状为特征。主要发生于婴幼儿,以2岁左右幼儿的发病率最高,男性发病率较女性高。该病常发生于寒冷季节。疾病病因患流感、麻疹等急性传染病过程中,因幼儿的呼吸道狭小,咳嗽功能不强,免疫力降低,不易排出呼吸道分泌物,能助长感染的蔓延,发生急性喉气管支气管炎。其继发细菌感染多为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病理生理除喉部有急性炎症病变外,炎症范围深入至下呼吸道,气管、支气管粘膜也呈弥漫性急性充血,腺体分泌增多,渗出物呈稠厚脓性,亦可有膜状纤维蛋白。支气管内分泌物如形成干痴,堵塞支气管下段,则可加重呼吸困难。病理生理分类按其主要病理变化分为:1、急性阻塞性喉气管炎,亦称假性哮吼。自声带以下,喉、气管、支气管粘膜呈弥漫性充血、肿胀,严重者,粘膜上皮糜烂,可有稠厚成痂的分泌物,阻塞支气管出口,发生部分肺不张或阻塞性肺气肿。2、急性纤维蛋白性喉气管支气管炎。亦称纤维蛋白性化脓性气管支气管。其炎症更为严重,病理变化发展深入到喉气管支气管的深层,气管粘膜下层呈大片脱落、深度溃疡和软骨暴露。并自组织中渗出的血浆、纤维蛋白与脱落细胞凝聚成干痂或伪膜。两者之间,过渡形式颇为常见。临床表现1、高热、呼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