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农信贷投放面临的主要障碍与化解对策货币信贷政策支农事关农业发展、农村繁荣和农民致富,政策的灵活与否,同当地经济的发展关联程度有多大,直接关系到对农村经济的支撑作用和引导效果。然而,受体制转轨、经济转型所产生的不协调性和不适应性因素影响,当前支农信贷投放的主体行为与客体环境存在着诸多制度性、技术性及操作性障碍,制约了信贷支农的投放力度,影响了政策支农工作的顺利、有效进行,进而导致农村经济的全面快速增长遭遇重重障碍并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1支农信贷投放面临的障碍表现1.1信贷投入存在的主要障碍1.1.1主体障碍——信贷支农力量削弱。农村基层金融机构网点被大幅收缩,保留机构贷款权限被上收,基本上不再办理农户贷款和一般性农业生产贷款,局限于农业产业化及综合开发贷款且条件限制严格。一些国有商业银行因为网点撤并及贷款条件设置严格,基本上不涉足农村信贷业务。农村经济发展主要依靠农村信用社孤立支撑。受投入主体削弱影响,信贷支农投量逐渐下降,有的地方甚至出现负增长。1.1.2资金障碍——储蓄受邮政信贷主体资金匮乏。主要体现在作为农贷主力军的农村信用社资金劣势突出。受单位存款政策性歧视限制,信用社只能在储蓄存款方面与银行机构展开激烈竞争。而农村储蓄的不平等竞争,加大了信用社组织资金难度。加之前些年信用社资金过多投放乡镇企业形成沉淀,大量资金被占压。资金组织和盘活的双重困难导致农村信用社支农资金严重不足,某些信用社如不取得央行支农再贷款支持,信贷支农便无从谈起。1.1.3操作障碍——信贷投放简单化。一是信贷投向较为狭窄。表现为主体投向仍局限于传统农业领域,小额农贷占绝对比重,对日益增长的规模农业生产和产业化经营信贷支持不足,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科技开发贷款匮乏,农村消费贷款踌躇不前,信贷结构调整没有跟上农业经济结构调整步伐。二是信贷操作粗放简单。某些行社在信贷投放上仍然是“惟上、惟政策”,却不问实情,不顾效益。1.1.4服务障碍——信贷支持未到位。表现为:(1)服务对象不广。受信贷投向、贷款条件、资金状况及人缘管理等因素的限制和影响,相当部分农民、个体经营户及加工企业长期得不到贷款支持。(2)满足程度不高。部分信用社受信贷规模控制及弱化贷款风险等因素影响,审批权限及金额过小,难以满足农户较大金额的贷款需求。1.2信贷环境存在的主要障碍1.2.1环境障碍——农业结构调整乏力,农村经济状况不优。表现为以单户作物种植为特点的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