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件二级以上医院运行监管“十大指标”(2016版)一、平安医院建设指标1.医患关系办公室或投诉部门标识清楚,有人员、有制度、有措施,执行首诉负责制100%,患者投诉按时处理反馈率100%。2.警务室建设达标,保障有力,涉医违法犯罪案件为0。3.实施医疗责任保险或医疗风险金制度,参加当地医疗纠纷第三方调解。4.医院全年无医疗责任事故及安全生产事故。二、医院规模与医护人员配置指标5.医院规模适宜,核定床位数与职工比例不低于标准要求,认真执行《国家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纲要(2015-2020年)》(国办发〔2015〕14号)有关床位配置标准要求,严格控制公立医院床位规模,已核定达到国家标准的,不得再增设床位。6.医护队伍结构合理,医院护士总数达到1卫生技术人员的50%,医护比1∶2,临床一线护士占全院护士比例≥95%,病房实际开放床位与病房护士之比≥1∶0.5。7.重症医学科医师数与床位数之比≥0.8∶1,护士数与床位数之比≥3∶1。三、合理用药指标8.抗菌药物品种三级综合医院≤50种,二级综合医院≤35种,专科医院按国家要求执行。9.门诊患者抗菌药物处方比例≤20%,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60%。I类切口手术患者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比例不超过30%。10.开展处方点评,门急诊处方的抽样率不应少于总处方量的1‰,且每月点评处方绝对数不应少于100张;病房(区)医嘱单的抽样率(按出院病历数计)不应少于1%,且每月点评出院病历绝对数不应少于30份,处方合格率≥95%,麻醉处方合格率100%。11.配合公立医院改革,认真落实国家卫生计生委《关于落实完善公立医院药品集中采购工作指导意见的通知》(国卫药政发〔2015〕70号)要求,优化医院业务收入结构,技术劳务性收入比重逐步提升,药品收入比重2逐步下降,逐步实现药占比(不含中药饮片)总体降到30%以下。2016年度二、三级综合医院药占比<42%;肿瘤医院、传染病医院、精神病专科医院、心血管病医院(含胸科医院)等专科医院<48%;妇幼保健院(包括儿童医院)及口腔医院<38%。12.认真落实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基本药物使用比例三级综合医院达到30%,城市二级综合医院达到45%,县级综合医院不低于50%。专科医院应优先配备使用基本药物。四、规范化诊疗指标13.手术、麻醉、输血、特殊检查、特殊治疗等履行患者告知率100%。14.扩大临床路径覆盖面,县(市)二级医院实施临床路径管理病例数应达到年度本院出院病例数50%,其余二级以上医院实施临床路径管理病例数应达到年度本院出院病例数3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