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院医师规培:想说爱你不容易住院医师规培计划的正式启动,使许多低年资大夫加入了壮大的规培大军。这一政策的施行,给许多医生的生活、工作都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在一名规培医生的眼中,除了得到了培养和锻炼,更多的可能是一些眼前的困惑和难题。需求:全科医生vs专科医生?目前随着医学的发展,大医院的分科越来越细,会诊制度也越来越完善。综合医院中的医生都是专科医生,这样发展无疑使医生在某一领域的疾病更专业、更擅长,对于学科的建设和发展也有很大的好处。随之而来的问题是,专科大夫到了基层医院无法看病。因为只在自己领域内有技术和经验。与医疗资源分配不均有关,下级基层医院缺乏好的资源和人才。老百姓不能在下级医院看病,而都来省市级综合大医院,也从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看病难」的现象。因此,规培制度的完善,也是为了培养大量的、优秀的全科医生,实现人才「向下走」,为今后深化医疗改革做一些前期工作。教育模式:研究生培养=规培?目前大多数医学院校是五年本科教育加上研究生三年专科教育。在本科教育的五年当中,有一年是要投入到医院的临床实习中。但是,目前医学专业本科毕业生很难找到理想的工作,大多数人直接考研,所以这一年的实习就被用来准备考研,大家实习的积极性不高。硕士研究生阶段的三年时间,研究生需要承担临床专科训练,完成相关科室的轮转,有时候还需要承担导师部分课题的完成。这是一种专科的训练。一些医院里,研究生可能投入到临床工作或者科研工作中,所以可能轮转的效率也不高。因此,为了提高医生整体水平,住院医师的规培还是存在一定必要性的。规培政策施行后,一些规培点医院等于在研究生期间进行规培,毕业后给予规培证。这就要求了研究生三年时间在临床轮转,研究生阶段的专科培养变成了全科培养。我想许多医学院校的研究生培养计划都会因此发生改变。这样带来了一些问题,譬如我所在的医院一名整形专业的外科医生需要轮转骨外、普外、心胸外、脑外……只有短短几个月时间在自己科室工作,那么3年规培过后,他仍然不能独立完成手术……很多专硕开始觉得「四证合一」还挺开心的,但后来想想,这和本科毕业又规培三年有什么区别呢?一部分人认为,下级医院今后在招人才的时候,更愿意选择那些带有规陪证的,因为没有规陪证的人员要送到大医院区规培,还需要发工资;有规陪证的,即便将来需要读研考博,但是目前可以参加工作。一些人甚至认为规陪证是比研究生学位证、执医证更加重要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