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3年市旅游局旅游业发展情况汇报.docx
下载文档

ID:1059001

大小:28.82KB

页数:17页

格式:DOCX

时间:2023-04-17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旅游局 旅游业 发展 情况 汇报
市旅游局旅游业开展情况汇报 市地处长江中下游,是中国著名的四大古都之一,历史悠久,文化深厚,自古以来被称为“六朝古都〞和“十朝都城〞,境内山环水绕、钟灵毓秀,山水城林融为一体,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相得益彰,素以“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洲〞的盛名享誉国内外。随着经济的迅速开展,南京城市建设日新月异,城市绿化和环境保护水平不断提高,城市绿化覆盖率到达43.5%,是全国著名的绿色古都。南京旅游资源十分丰富,积淀深厚六朝文化、明清文化、民国文化令人回味无穷,自然景观与悠久历史交相辉映,曾以“金陵四十八景〞闻名于世,如今,南京作为我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和首批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开展旅游业的条件得天独厚,全市共有文物保护单位280多个,著名风景名胜点60多处,其中中山陵和夫子庙秦淮风光带被国家旅游局评为全国旅游景点四十佳,全国唯有南京和北京两市各占二处。2022年中山陵、夫子庙和雨花台被国家旅游局、国家建设部评为国家首批aaaa级旅游区,2022年明孝陵入选世界文化遗产,总统府、阅江楼建成为国家aaaa级旅游区,2022年江心洲、傅家边高分通过了国家验收成为全国首批农业旅游示范点。南京独特的资源、丰富的文化、完善的效劳对于中外游客具有十分强烈的旅游吸引力。 一、南京旅游业开展现状 近年来,为了进一步在国内外打响南京旅游品牌,市委、市政府提出了“三个倍增、一个扩张〞目标,即旅游经济、郊县经济、外向型经济倍增和商贸扩张,全市旅游总收入2023年要在2022年的根底上实现翻番,2022年已经提前一年实现翻番目标。几年来,南京旅游业还完成了一系列开拓性工作:南京旅游总体规划获得西班牙政府经费资助,成为全国历史文化名城中第一个引进外国政府资助城市;第一次全面开展全市旅游资源普查,摸清了“家底〞;明孝陵景区“申遗〞成功,南京有了第一个世界文化遗产;“博爱之都—南京〞旅游城市形象口号精编完成,旅游宣传第一次有了城市名片;第一次采用“宁镇扬〞三市联合促销和社区促销新形式在广州“珠三角〞推出“博爱之旅〞,增强了南京旅游品牌的市场影响力;首次评选一批南京形象导游员,为“建设新南京,迎接十运会〞,树立城市窗口形象打下根底;建成了旅游信息、旅游咨询、散客集散、旅游购物、旅游培训、导游管理和医疗急救等七大中心,旅游效劳功能日臻完善;全市旅游行业成功创立省级文明行业,精神文明建设又迈新台阶。概括来说,南京旅游业的开展呈现以下特点: (一)旅游产业支柱地位已经确立,对全市经济的支撑牵拉作用日益凸显。 一是旅游经济总量快速增长。南京旅游业“十五〞期间一直保持高速增长,2022年全市旅游总收入增长15.86%;2022年增长21.9%;2022年由于“非典〞影响,旅游业遭受“重创〞,各项经济指标完成情况有所下降,经过全市旅游行业的艰苦奋斗,全市旅游总收入仍然同比增长2023%,2022年全市旅游总收入达320亿元,同比增长31.1%;接待国内旅游者2800万人次,同比增长26.9%;接待海外旅游者72万人次,同比增长39.8%;旅游创汇5.20237亿美元,同比增长59.8%,全市旅游总收入和旅游创汇均在2022年根底上实现翻番,旅游倍增方案历时四年奋斗最终提前一年圆满完成,旅游总收入连续四年位居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第四。2023年一季度,全市旅游总收入达91.9亿元,同比增长18.9%;接待国内旅游者780万人次,同比增长15.6%;接待海外旅游者13.8万人次,同比增长17.8%;旅游创汇7302万美元,同比增长22%,预计上半年将顺利实现“时间过半、任务过半〞。二是产业规模不断壮大。截止目前,全市共有旅游星级饭店12023家(其中五星级8家、四星级13家、三星级44家、一二星级45家);旅行社370家(其中国内旅行社345家、国际旅行社25家、中国公民出境游组团社11家);年接待量超过2023万人次的旅游景点39个,中山陵、雨花台、夫子庙均进入全国“黄金周〞接待量“十大景点〞行列。 (二)城市综合效劳功能不断增强,旅游产业开展环境显著改善。 一是城市根底设施建设日臻完善。先后建成了禄口国际机场、长江二桥、沪宁高速、宁合高速等一批道路交通工程,对外交通实现高速化。新建改造了城东干道、中山东路、长江路、新庄立交桥等一批城市景观道路,完成了内秦淮河整治,建成了南京国际展览中心、南京文化艺术中心等大型城市公用场馆。城市水电气公交等公用设施短缺矛盾根本解决。二是城市综合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强化了城市综合执法管理,市容环境、交通秩序、社会治安、城市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城市绿化、亮化水平有新的提高,城市面貌发生较大变化。三是旅游配套效劳及设施日趋完备。开通了“黄金周〞旅游绿色通道,优化了旅游饭店的星级结构,加强了旅游公厕等景点配套设施建设,新建了2个3星级以上旅游星级厕所,开通了5条专门连通全市各景点的旅游观光巴士专线,完善了景区间旅游交通布局,在禄口机场、夫子庙等地建立了5个旅游咨询效劳中心,推出了长江路文化旅游街、湖南路旅游观光购物街、夫子庙美食街等特色旅游街区,建成了旅游信息中心、旅游咨询中心、旅游散客集散中心、旅游购物中心、旅游培训中心、导游管理中心和旅游急救中心等七大中心,大大提升了城市旅游效劳水平。 (三)政府主导,加快开展“大旅游〞的格局已经形成。 一是健全了政府管理体制。市政府成立了跨部门的“旅游事业指导委员会〞,下设“旅游市场管理专业委员会〞、“旅游规划建设专业委员会〞和“旅游筹划委员会〞,将市旅游局升格为政府工作部门,所有13个区县都设立了旅游管理机构,强化了对旅游产业开展和实施旅游倍增方案的宏观调控、协调指导和检查监督。二是明确了开展目标。全市制定了旅游业开展“十五〞方案和2023年远景目标,到202322年,根本实现我市由“旅游大市〞向“旅游强市〞的战略性腾飞;到2023年,将南京建成在国际国内具有较高知名度和美誉度的城市旅游目的地。三是推出了促进开展的优惠政策。市委、市政府出台[2022]8号文关于加快旅游业开展的假设干意见,在组织领导、资源整合、多元投入、科学规划、改善环境、树立品牌、完善功能、鼓励先进等八个方面提出了十八条加快开展的建设性意见,逐步增加旅游开展专项基金,其中要求各区县每年用于旅游宣传促销经费不少于20万,并逐年增加,为加快实施旅游倍增方案提供了政策支持;又公布实施了南京旅游业开展奖励方法,拨出专款奖励每年对南京旅游业开展有突出奉献的单位和个人,调动了各种“能量〞推动旅游开展。四是完善了强化管理的法规保证。经省、市人大批准,正式公布实施XX市旅游市场管理条例,为完成旅游倍增方案提供了强有力的法规保障。全市旅游管理部门依法行政,文明执法、旅游经营者自觉守法经营、旅游消费者依法保护自己权益的气氛已经形成。五是促进了旅游管理手段创新。适应市场经济开展形势,取消了旅游定点单位审批制度,建立佣金管理机制,在全国首批推行导游ic卡管理,并启动全国首家“旅游12023〞联动应急系统,提高了市场管理效率和力度。六是强化了城市旅游整体新形象宣传。经过市旅游筹划委员会专题研究和广阔市民集思广益,最终形成了“博爱之都〞城市旅游形象新定位,旅游宣传第一次有了城市名片,并通过多种媒体、多种方式在北京、成都、重庆、昆明和韩国、日本、英国、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等地整体强力推出亮相,在国内外旅游市场引起强烈反响;分批针对性地邀请了海外旅行商和旅游记者来宁考察景点和旅游线路,密切了内外联系,提高了宣传实效;通过组织“名城会〞海峡两岸旅游论坛和狂欢节焰火晚会,精心承办2022首届世界旅游推广峰会各项活动,进一步增强了南京旅游的影响力;通过与媒体联合打造“边走边唱〞、“南京旅游频道〞、“金陵之声旅游专列〞等旅游栏目,增加了旅游宣传渠道;通过创新筹划举办迎新年听钟声、南京国际梅花节、江心洲葡萄节、雨花石艺术节等四大全市性的旅游节庆活动,以节造势,逐步实施市场化运作,以节养节,并指导各区县举办螃蟹节、红枫节、美食节、西瓜节等地方特色活动,全年30多个旅游节庆活动高潮迭起,进一步繁荣了旅游市场,扩大了宣传影响。 (四)规划先导,旅游资源开发建设迈上新台阶。 一是加快了旅游规划编制审定工作。2022年,我市第一次全面开展全市旅游资源普查,建成26万字600张照片旅游资源库,初步建成了第一个南京旅游资源信息库,并以此为根底,将景区规划作为旅游资源开发的工作重点加快推进,切实提高旅游资源开发的整体水平。南京旅游总体规划获得西班牙政府21万欧元资助经费,已经正式启动编制,成为全国历史文化名城中第一个引进外国政府资助城市。同时,近年来还完成了幕燕风景区总体规划、牛首祖堂风景区总体规划、石头城景区规划设计,正式启动了XX县区、XX县区旅游开展总体规划,完成了对中山陵园景区旅游开展总体规划、汤山温泉旅游度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长江路文化旅游一条街开展规划、雨花大石湖生态旅游度假区规划、浦口“一山三泉〞旅游规划、浦口汤泉镇旅游详细规划和XX县区、XX县区旅游总体规划的评审,论证了大报恩寺塔选址重建工作,还完成了静海寺-天妃宫扩(复)建工程、梅山矿业工业旅游暨秦淮新河旅游风光带、渤泥国王陵等旅游工程的可行性论证工作,八卦洲旅游开展总体规划被市政府批准,成为全市第一部由市政府批准的旅游规划。二是精品景区建设取得突破。经过扩容改造的总统府景区和新建的阅江楼景区顺利通过国家、省、市旅游局国家4a级旅游区(点)质量等级评定,江心洲、傅家边通过首批全国农业示范点检查验收,成为南京旅游新“亮点〞。目前,南京拥有国家4a级景区5个(中山陵、雨花台、夫子庙、总统府、阅江楼,玄武湖、朝天宫申报国家4a级景区也通过了省级审核);3a级景区3个(天生桥、将军山、高淳老街);2a级景区4个(高淳游子山、迎湖桃源、瑶池山庄景区和江心洲民俗村)。三是推出了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题的“红色之旅〞。根据中共中央2022-202322年全国红色旅游开展纲要,南京雨花台、梅园新村、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渡江胜利纪念馆已被列入全国20230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为此,我市着力打造以“伟人风范、峥嵘岁月〞为主题的梅园新村纪念馆,以“雨花忠魂、先烈永垂〞为主题的雨花台烈士陵园景区,以“同胞长眠、呼唤和平〞为主题的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和以“大军渡江、解放全国〞为主题的渡江胜利纪念馆。制订了2023——202322年XX市红色旅游开展纲要;4月1日举办了红色旅游启动仪式;推出了“二三四五〞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二条郊县精品线、三条市区精品线、四条省际精品线、五条区域精品线)。四是加快了区县旅游资源开发。吸引大批社会资金积极参与区县旅游景区和旅游根底设施建设,建成了珍珠泉野生动物生态园、浦口大吉温泉旅游度假区、阳山碑材景区、汤山温泉旅游度假区、八卦洲沙滩风情园、甘泉湖旅游度假区等旅游工程,宝船遗址公园、静海寺-天妃宫、珍珠泉“佛手湖〞、两湖(东屏湖、卧龙湖)旅游度假区、无想寺旅游度假区以及将军山、天生桥风景区二期工程等一批旅游工程正在加紧建设,并积极推动郊县打造30个“农业旅游示范村〞工作,市农林局给予每村25万元的补助。四是促进了旅游资源整合。打破旅游资源部门所有,因地、因时制宜采取经营权转让、特许经营等方式推进资源整合和旅游企业改制工作,尝试将旅游景区的所有权、经营权、管理权别离。阳山碑材景区将经营权转让给上市公司国旅联合股份公司;八卦洲将江边沙滩等共900亩土地交南京山青水秀旅游开发公司整体开发;XX县区将天生桥景区经营权无偿转让给市园林实业总公司经营30年;下关仙人湖度假村采取农民以土地入股方式组建股份公司从事旅游开发;中山陵开全国先河实行“特许经营〞,所属经营性事业单位改制转为企业,获授权使用景区资产从事经营活动。为充实旅游资源整合开发的资金根底,我市抓住2023年南京“重洽会〞召开的契机,进一步加大了旅游招商引资力度,全市推出了金陵大报恩寺琉璃塔暨遗址公园、秦淮新河风光带、中华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