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室的感染控制随着社会发展和医学进步,医院感染已成为一个十分突出的问题。它不仅给病人增加痛苦和不必要的经济损失,严重者还可以危及生命。手术室是医院一个重要科室,是医务人员施行手术治疗和抢救病人的重要场所,是感染的高危区域重视手术室的感染管理工作室提高医院管理水平的重要环节,为何预防手术室感染的发生在手术室工作中显得尤为重要。一:外科手术部位感染的概念(一)外科手术切口的分类1:清洁切口:手术未进入感染炎症区,未进入呼吸道、消化道、泌尿生殖道及口咽部。2:清洁—污染切口:手术进入呼吸道、消化道、泌尿生殖道及口咽部位,但不伴有明显污染。3:污染切口:手术进入急性炎症部位但未化脓区域;开放性创伤手术,胃肠道、尿路、胆道内容物及体液有大量溢出污染;术中有明显污染(如开胸心脏按压)。4:感染切口:有失活组织的陈旧创伤性手术;已有临床感染或脏器穿孔的手术。(二)外科手术部位感染的定义1:切口浅部组织感染:手术后30天以内发生的仅累及切口皮肤或皮下组织的感染,并符合下列条件之一:①切口浅部组织有化脓性液体;②从切口浅部组织的液体后者组织中培养出病原体;③具有感染的症状或者体征,包括局部发红、肿胀、发热、疼痛和触痛,外科医师开放的切口浅层组织。2:切口深部组织感染:无植入物者手术后30天以内,有植入物者手术后1年以内发生累及深部软组织的感染,并符合下列条件之一:①从切口深部引流或穿刺出脓液,但脓液不是来自器官∕腔隙部分;②切口深部组织自行裂开或者由外科医师开放的切口,同时患者具有感染的症状或体征,包括局部发热、肿胀及疼痛;③经直接检查、再次手术探查,病理学或影像学检查,发现切口深部组织脓肿或者其他感染证据。3:器官∕腔隙感染:无植入物者手术后30天以内,有植入物者手术后1年以内发生的累及术中解剖部位,并符合下列条件之一:①器官或者腔隙穿刺引流或者穿刺出脓液;②从器官或者腔隙的分泌物或者组织中培养分离出致病菌;③经直接检查、再次手术、病理学或者影像学检查,发现器官或者腔隙脓肿或者其他器官或者腔隙感染的证据。二:手术感染的流行病学(一)病原学手术感染的微生物种类,由于年代、地域、医院的规模和条件的不同而有着较大的差异。据美国报道从伤口分泌物中培养出的15000条株微生物的分析报道40﹪为革兰氏阴性杆菌,17﹪为金黄色葡萄球菌,13﹪肠球菌,12﹪为凝固酶阴性等等球菌,其他为真菌和病毒等。(二)微生物的来源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