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3年绵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docx
下载文档

ID:1011710

大小:21.94KB

页数:12页

格式:DOCX

时间:2023-04-17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绵阳 国民经济 社会发展 统计 公报
绵阳国民经济和社会开展统计公报范文 2023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市委、市政府带着全市人民全面推进三个加快,夺取了灾后重建的全面胜利,保持了经济高速开展强劲势头,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实现了十二五绵阳经济社会开展的良好开局。 一、综合综合经济开展提速、结构向好。2023年,绵阳经济保持较快开展势头,实现gdp1189.1亿元,增长15.2%,gdp总量突破千亿大关。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199.2亿元,增长3.8%;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616.6亿元,增长22.8%;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373.3亿元,增长9.9%。全市三次产业结构为16.7:51.9: 31.4,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2023年实现民营经济增加值650.7亿元,增长19%,民营经济占gdp的比重到达54.7%,比上年提高1.5个百分点。根本单位总量稳定增加。2023年末,全市共有根本单位3020236个,比上年增加405个,增长1.4%。全部单位拥有从业人员77.69万人,比上年增加6.63万人,增长9.3%。其中:法人单位22557个,增长3.2%。2023年底,全市三上企业到达1744户。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767户,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企业213户,限额以上住宿和餐饮企业205户,资质内建筑企业268户,房地产企业291户。物价逐步回落。2023年,全市居民消费品价格指数上涨4.9%,比一季度回落1.3个百分点,比上半年回落0.7个百分点,比前三季度回落0.4个百分点。其中:食品类上涨11.1%,居住类上涨6.0%,是带动物价上涨的主要因素。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上涨1.5%,工业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指数上涨11.2%。企业家信心、经营景气指数略有波动。2023年,全市企业家信心指数:一季度为142点,二季度为125.4点,三季度为134.3点,四季度为125.1点。企业景气指数:一季度为136.3点,二季度为131.8点,三季度为140.1点,四季度为126.5点。说明企业家对经济开展的不确定因素较为担忧。两化水平快速提高。2023年,绵阳工业化率到达44.7%,比202223年提高3.2个百分点,与全省的差距由1.7个百分点缩小到0.4个百分点;城镇化率到达41.84%,比202223年提高1.99个百分点,超过全省平均水平。科技城建设加快推进。2023年,科技城范围实现gdp746.7亿元,增长17.5%;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工业增加值414亿元,增长23.5%;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603.1亿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555.9亿元,增长18.1%;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12.9亿元,增长20.0%,新三城建设加快推进。 二、农业农业生产稳步增长。全年实现农业总产值328.9亿元,增长3.9%。其中:农业总产值增长5.5%,林业总产值增长8.2%,牧业总产值增长1.5%,渔业总产值增长6.5%。实现增加值199.2亿元,增长3.8%。种植业实现增产。全市农作物总播种面积67.4万公顷。其中:粮食播种面积43.9万公顷,比上年增长0.1%;油料作物播种面积13.5万公顷,增长0.9%。全年粮食总产量到达238.9万吨,增长2.1%。其中:大春粮食产量173.7万吨,增长2%;小春粮食产量65.2万吨,增长2.5%。主要农产品中:稻谷产量98.3万吨,增长1.7%;小麦产量56.5万吨,增长2.6%;油料作物产量32.4万吨,增长4.7%;蔬菜产量190.8万吨,增长6.6%。养殖业生产略有下降。全年出栏生猪576万头,下降2.9%。实现肉类总产量62.3万吨,下降0.2%;禽蛋产量15.3万吨,增长1.9%;牛奶产量2.4万吨,下降1.6%;水产品产量9.8万吨,增长3.7%。绿化造林稳步推进。全市森林覆盖率达48%。全年利用国家到位资金3亿元,完成造林面积6.2万公顷。全市有自然保护区11个,自然保护区面积33万公顷。全年收获大宗林产品1.4万吨,比上年增产1677吨,其中:油桐籽170吨、棕片12023吨、核桃13578吨、生漆24吨。农业生产条件进一步改善。年末实有水利工程7.5万处,水利工程蓄引能力19.9亿立方米,实际供水2023.8亿立方米。年末耕地有效灌溉面积到达21.4万公顷,综合治理水土流失面积56.1万公顷。农机总动力到达245万千瓦,新建沼气池2.5万口。 三、工业和建筑业工业经济加快开展。2023年,全市全部工业实现增加值531.2亿元,增长23.7%。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502.1亿元,增长23.7%,比全省高1.4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中,重工业增加值增长17.6%,轻工业增加值增长32.4%,重轻工业的比例为56.3:43.7。2+4重点产业较快增长。全市2+4重点产业完成工业总产值1620亿元,占全市工业的比重到达91.2%,增长31.7%。在2+4产业总产值中,材料产业增长41.3%,食品及生物医药产业增长35.2%,冶金机械产业增长35.2%,化工节能环保产业增长31.9%,电子信息产业增长26.3%,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增长26.1%。县域工业较快开展。XX县区属、农科区工业增加值增速超过30%,其余县市区和园区也保持了25%以上的增速。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增长。2023年,全市重点监测的80种工业产品中,有76.3%的产品产量实现增长。其中:等离子电视增长69.4%,改装汽车增长41.5%,水泥增长81.7%,白酒增长78.8%,卷烟增长35.4%,发电量增长4.1%,钢材增长4.1%。工业效益稳步上升。2023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697.6亿元,增长33.7%;盈亏相抵后的利润总额96.3亿元,增长43.8%;实现利税总额167.4亿元,增长38.7%。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增加值率比上年提高0.95个百分点。建筑业平稳增长。2023年,全市资质以上建筑安装企业完成建筑安装产值206.1亿元,增长16.1%。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完成47.2亿元,增长37.4%;其他企业完成159亿元,增长11%。全市建筑安装行业共完成增加值85.3亿元,增长17.8%。 四、固定资产投资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不减。2023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880.9亿元,总量居全省第2位。其中,完成固定资产投资780.9亿元,增长7.4%,在灾后重建根本结束的情况下,继续保持了投资的稳定增长。投资结构持续改善。从投资类型看,根本建设完成投资422.4亿元,下降4.5%;更新改造完成投资226.3亿元,增长27.1%;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132.3亿元,增长25%,增幅比去年回落30.6个百分点。从产业构成看,第一产业完成投资22亿元,下降56.2%;第二产业完成投资244.8亿元,增长12.5%;第三产业完成投资514.1亿元,增长12%。工业投资保持平稳增长。2023年,完成工业投资224.7亿元,增长12.5%,比固定资产投资增速高5.1个百分点;完成技改投资226.3亿元,增长27.1%。2+4产业投资较快增长。投向2+4工业行业的投资到达191.3亿元,增长20.9%,比固定资产投资增速高13.5个百分点。其中:电子信息产业完成投资38.8亿元,增长18.6%;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完成投资21.7亿元,增长61.8%;化工产业完成投资2023.4亿元,增长42.1%;食品及生物医药产业完成投资42.2亿元,增长18.9%;冶金机械产业完成投资48.3亿元,增长49.6%;材料产业完成投资29.9亿元,下降19.3%。房地产销售回落。全市商品房施工面积1586.2万平方米,增长39.6%;竣工面积338.7万平方米,增长20232.9%;销售面积415.8万平方米,增长16.1%,增幅比上年回落23.2个百分点。 五、国内贸易和旅游消费市场持续快速增长。2023年,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94亿元,增长17.8%。总量居全省第2位。分行业看,批发业实现零售额27亿元,增长41.4%;零售业实现零售额385.9亿元,增长15.9%;住宿业实现零售额13.5亿元,增长33.5%;餐饮业实现零售额67.8亿元,增长18.3%。 分地域看,城镇市场实现零售额334.6亿元,增长19.2%;农村市场实现零售额159.6亿元,增长15%。 分类质看,在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商品零售额中,石油及制品类增长44%,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37.9%,粮油、食品类增长27.5%,服装类增长34%,汽车类增长2023.4%。 旅游业加快开展。全年共接待国内外游客1581.5万人次,增长32.4%;实现旅游总收入97.2亿元,增长49%。 六、招商引资和对外贸易 2023年,全市引进内资工程626个,到位资金487.7亿元,增长27.3%。 2023年,全市引进外资3.2亿美元,增长12.2%。其中外商直接投资2亿美元。 2023年,全市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18.5亿美元,增长15.9%。其中:进口总额8.8亿美元,增长13.8%;出口(含代理)总额9.7亿美元,增长17.8%。 七、交通和邮电 交通运输持续改善。2023年末全市公路通车里程17988.5公里,其中等级公路1202342.7公里。全年公路客运周转量46.3亿人公里,增长3.5%;公路货运周转量52.2亿吨公里,增长25.1%;水运客运周转量332万人公里,下降7.3%;水运货运周转量13.76万吨公里,增长129.3%;铁路客运量42023.9万人,增长0.9%;铁路货运量118.2万吨,增长2.3%;民用航空客运量62.3万人次,增长7.9%;民用航空货邮运量7878.8吨,增长0.1%。 通讯业稳步开展。2023年末全市共有邮政局(所)418处,全年实现邮政业务总量2.5亿元。全年实现通讯业主营业务收入26.8亿元,增长12.6%。年末全市固定 机用户73.7万户,下降0.7%,其中住宅 59.7万户,增长3.9%。年末移动 用户433.4万户,增长12.8%。国际互联网用户44.7万户,增长31.8%。 八、财政、金融和保险业 财政收入快速增长。全年实现财政总收入172.1亿元,增长44.2%。实现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65.4亿元,增长44.7%。税收收入完成47.2亿元,增长37.6%,占一般预算收入的比重为72.1%。 金融运行稳健。2023年12月底,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1932.7亿元,增长8.3%。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932.6亿元,增长16.1%。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969亿元,增长12.9%。重点支持了灾后重建重大工程建设、工业、民生和三农等领域,为灾后重建和开展振兴提供了强有力的金融支持。 保险业平稳开展。2023年底,全市共有保险公司32家,其中:产险公司17家,寿险公司15家。全年各类保险保费收入46.6亿元,比上年增长7.6%,其中:人身险33.7亿元,增长1.3%;财产险12.8亿元,增长15%。各类保险赔款及期满给付支出11亿元,增长16.3%。 九、教育和科学技术 教育事业开展势头良好。2023年末全市共有各级各类学校1246所,在校学生87.5万人,专任教师4.8万人。 全市高校到达12所。2023年招生(含成教全日制生)4万人,在校生12.2万人,毕业生3.4万人,专任教师620238人。 根底教育水平和质量稳步提高,高考连续十一年全省双第一。年末全市有小学428所,在校小学生26.2万人,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达20230%。普通中学258所,在校学生29.9万人。 职教体系日趋完善。全市中等职业教育学校34所,2023年招生3.2万人(不包含技工学校),在校学生7.5万人,专任教师2045人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