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托管意向书随着卫生体制改革的深化,医疗机构的经营已基本进入市场化运作,医疗市场的竞争也是不可回避的现实。所以,医院的生存与发展面临严峻的挑战。为此,唯一的出路要根据实际,进行深层次的体制与经营机制的改革。现经双方充分协商和探讨,就医院托管事宜达成以下意向。一、托管目的与意义1、医院实行托管,是符合卫生体制改革的一种形式,更是尽快恢复医院开门接诊和启动运行的有效选择,也使四处寻找生计的员工有一个重新归宿的机会。2、实现经营权与所有权的分离,有利转变政府职能,达到“管办”分离,“政事”分开,使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管好所有权,放开经营权,让医院经营管理者以充分的自主权,带来经营效率的提高。3、改变卫生事业单一依靠财政有限拨款的经济管理体制,通过托管经营,有利吸引资金投入,解决医院继续再生产的资金短缺问题,可以实现产权结构多元化,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和企业化管理摸式。4、通过托管经营,将医院推向市场,便于加强内部结构调整,拓展细分市场空间,转换内部运行机制。进一步改革人事分配制度,调动生产力,增强医院活力和竞争力,提高医院发展后劲和市场份额。二、提供条件与政策1、医院托管后,其与政府的行政(包括党群组织)隶属关系、医院名称、公立性质、非营利类别、医院等级、医保和新农合定点、财政补助、税费减免等国家和地方政府给予公立医疗机构的一切待遇和政策不变。受托方严格遵守国家法律和地方法规及现行政策,实行依法经营、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和“谁投资、谁受益”的规则进行托管经营。就此,当地政府应在医院改制时提供以上优惠政策和托管权益的批文。2、委托方应将医院人员、设备、房屋及一切财产移交受托方管理和经营,实行自主经营、独立核算、自负盈亏。3、受托方在托管期间应投入资金500万元,用于改善就医环境、引进符合医疗市场需求的高新技术及人才和医疗设备、药材周转、以及预算内亏损等。4、托管经营期为15年,自正式开业之日起计算。托管合同签订之后,应预留二个月筹备期,经筹备完善后方可择期正式开业。三、经营摸式与目标1医院托管是卫生体制改革和“两权分离”的一种形式,受托方必然按市场经济规则经营和建立内部运行机制。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中,从规范经营和提高效益的角度,托管期间应建立和实行全面经营的模式。1、整合内部经营结构。在自主经营的前提下,根据医疗市场的细分空间和社会需求,采取灵活性经营方式、多样化经营结构,充分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