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病虫害综合防治王珺植物病虫害综合防治病虫害综合防治的概念病虫害综合防治的措施病虫害综合治理的原则传统农业中病虫害防治的方法化学防治:优点:防治效果好、收效快、使用方法简单、受季节性限制小、适宜大面积灾区使用。缺点:使用不当能够引起人畜中毒、杀伤天敌、污染环境、造成药害、长期使用农药可使病虫产生抗药性。综合防治的含义我国的植保工作方针是“预防为主,综合防治”提出在综合防治中,要以农业防治为基础,因地因时制宜,合理运用化学防治、农业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等措施,达到经济、安全、有效地控制病虫危害的目的。综合防治:是对有害生物进行科学管理的体系,它从农业生态系总体出发,根据有害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联系,充分发挥自然控制因素的作用,因地制宜协调应用必要的措施,将有害生物控制在经济允许水平之下,以获得最佳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病虫害综合防治的原则一、从农业生态学观念出发认为植物、病原(害虫)、天敌三者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二、从安全的观念出发,认为生态系统的各组成部分关系密切,要针对不同的防治对象,又考虑对整个生态系统的影响,协调选用一种或几种有效的防治措施。三、从保护环境、促进生态平衡,有利于自然控制病虫害的观念出发认为植物病虫害的综合治理要从病虫害、植物、天敌、环境之间的自然关系出发,科学的选择及合理的使用农药,特别要选择高效、无毒或低毒、污染轻、有选择性的农药,防止对人畜造成毒害,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保护和利用天敌,不断增强自然控制力。从提高经济效益的观念出发,认为防治病虫害的目的是为了控制病虫害的危害,使其危害程度不足以造成经济损失,即经济允许水平(经济阈值)。根据经济允许水平确定防治指标,危害程度低于防治指标,可不防治;否则要及时防治。综合防治方案的制定首先要调查作物病虫害种类,确定主要防治对象和重要天敌类群;明确主要防治对象的防治指标;熟悉主要防治对象、主要天敌类群的发生规律、种群数量变动规律、相互作用及与各种环境因子的关系;提出综合治理的措施,力求符合“安全、有效、经济、简便”的原则;不断改进和完善综合治理方案。综合防治的基本条件1)摸清家底摸清整个农田生态系统的基本情况,其中包括整个农田生物群落与它们周围环境的相互关系,明确哪些是有害生物,哪些是有益物,以及它们的主要种类和数量。2)掌握规律对于农田中的主要有害生物和它们的主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