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话鼻韵母正音方法新探【摘要】普通话的前后鼻音是学习中很其容易混淆的一组语音,是学习普通话的一个难题,传统的纠正方法没有能提供有操作性并且简单易行的发音方法。本文从体会归音音、确立口型和明确口腔动作来落实发音的中心方法,为后置鼻辅音的教学找到实用的解决方案。【关键词】普通话学习;前后鼻韵母;正音方法鼻韵母的发音是普通话教学中的一个难点,许多方言地区都存在缺少部分或者大部分前后鼻韵母的现象,这些地区的人群在普通话习得过程中,又会将前后前后鼻韵母音节混淆起来;有些地区发鼻韵母音节时没有形成归音,将所有的鼻韵母音节都读成鼻化音节。虽然不少教科书和专题文章试图突破鼻韵母教学这个难点,但往往只是重复“归音”、“抵颚”、“穿鼻”等等术语,并没有提供一套有操作性且简便易行的纠正方法。〔1〕笔者在长期普通话教学过程中,摸索出一套前后鼻音的正音方法,并且在实践中收到较好的效果,为此特将之总结出来,以见教于方家。一、利用母语发音体会归音区分前后鼻音在前后鼻音教学中十分重要,但是人们常常是孤立地要求学习者区分前后鼻音,单纯从理论上把握前后鼻音的归音,〔2〕自然这种纯理论分析在教材中出现是必须的,但作为教学经验或方法仅仅停留在这些层面上就远远不够了,因为它没有提供具体有效的方法,不具备操作性。要让学习者了解并把握前后鼻音的归音特点,首先就是开发他们在母语中所存有的前后鼻音归音的特征认识。通常人们会说某某方言没有前鼻音或没有后鼻音,其实虽然各个方言的前后鼻音情况不尽相同,但完全缺少前鼻音或者后鼻音的情况是很少的,而往往是由于在那些方言里前鼻音或后鼻音数量不多,不足以使人们对前鼻音或后鼻音的区别获得认知,比如人们通常认为西南官话语音系统是没有后鼻音的,但实际上西南官话语音系统里有后鼻韵母iang和ong。在西南官话中,iang的发音和普通话存在着差异,但它的差异是由元音a带来的,iang韵母在西南官话中,元音“a”并没有读成后低元音〔a〕,而是读成前低元音〔a〕,甚至读成开口度更小的〔æ〕,除此之外和普通话相比较,后鼻音并没有存在差异,像“太阳”的“阳”,“中央”的“中”和“央”这些音节发音和普通话是一致的,只是声调略有不同;而在“想象”两个音节中,元音“a”的开口度较前面音节稍大一些。上面这些音节在西南官话里都是读成后鼻音的,其他方言也大致相同,如湘方言“中央”两个音节,“中”发成前鼻音,韵母为“en”,“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