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压控制目标:1、一般高血压患者,应将血压降至140/90mmHg以下;2、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的收缩压应控制在150mmHg以下,如能耐受还可进一步降低;3、伴有慢性肾脏疾病、糖尿病,或病情稳定的冠心病或脑血管病的高血压患者一般可以将血压降至130/80mmHg以下;4、舒张压低于60mmHg的冠心病患者,应在密切监测血压的情况下逐渐实现降压达标。原则:降压达标并非越快越好。大多数高血压患者,应根据病情在数周至数月内(而非数天)将血压逐渐降至目标水平。年轻、病程较短的高血压患者,降压速度可快一点;但老年人、病程较长或已有靶器官损害或并发症的患者,降压速度则应慢一点。策略:1、高危、很高危或3级高血压患者,应立即开始降压药物治疗。2、2级高血压患者,应考虑开始药物治疗3、1级高血压患者,可在生活方式干预数周后,血压仍≥140/90mmHg时,再开始降压药物治疗。降压药物应用的基本原则:1、长期治疗原则:一般来说,高血压病人需要终身服药。对部分1、2级高血压患者在较长时间理想降压治疗的基础上,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减量或逐渐停药观察。若血压再次升高,必须恢复药物治疗。2、个体化原则:由于每位高血压患者的具体情况都有所不同,其发病机理也不尽相同,对治疗(药物及非药物疗法)的反应也不一样,因此在临床治疗的过程中必须分别对待,选择最合适治疗方法、药物及剂量,以期获得最佳疗效。3、小剂量开始:先从小剂量开始,以减少不良反应;降压药的不良反应为剂量依赖性的(当剂量从小逐渐增加到中等量时,药效也逐渐增加,到中等量后药效增加就很小,而不良反应和毒性可呈对数级增加);应为病人确定一个最小的有效量,既达到控制血压的目的,又将不良反应降得最低。4、优先选择长效制剂:长效降压药(谷峰比值>50%)每天服用一次,能持续24小时的降压效果,包括防止清晨血压急剧升高,起到平稳降压,保护靶器官,减少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的危险;可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性:Greenberg汇总了26项临床研究的结果:每日3次用药与每日1次相比,坚持用药的比例分别为52%和73%。5、联合应用:药物联合通过不同的机制降压®降压疗效;不同类药物的副作用可能相互抵消;不同峰效应时间的药物联合有可能延长降压作用时间;联合用药一般只需小剂量®不良反应发生¯。10mmHg法则(RuleofTENS):每加用一种药物可使血压降低10mmHg。联合用药的适应症:1、一种药物达足量而血压不能控制时;2、患者血压高于目标血压20/10mmHg;3、患者并存多种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