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概述“预防为主〞是平安生产的原那么,然而无论预防工作如何周密,事故和灾害总是难以根本防止的。为了防止或减少事故和灾害的损失,应付紧急情况,就应居安思危,常备不懈才能在事故和灾害发生的紧急关头反响迅速、措施正确。要沉着地应付紧急情况,需要周密的应急方案、严密的应急组织、精干的应急队伍、灵敏的报警系统和完备的应急救援设施。““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又名事故预防和应急处理预案〞、事故应急处理预““案〞、应急方案〞或应急预案〞。最早是化工生产企业为预防、预测和应急处“““理关键生产装置事故〞、重点生产部位事故〞、化学泄漏事故〞而预先制订的对策方案。“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有3方面的含义:(1)事故预防:通过危险辨识、事故后果分析,采用技术和管理手段降低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且使可能发生的事故控制在局部,防止事故蔓延。(2)应急处理:万一发生事故(或故障)有应急处理程序和方法,能快速反响事故故障或将事故消除在萌芽状态。(3)抢险救援:采用预定现场抢险救援的方式,控制或减少事故造成的损失。1重大事故需要事故应急救援预案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开展,工业生产装置的规模越来越大,一旦发生事故,造成的危害也越来越大。特别是化学工业在生产过程中大量使用易燃、易爆、有毒及强腐蚀性原料,在生产、储存、运输过程中发生的爆炸、火灾、中毒、放射等事故也越来越多,给人民生命和财产带来巨大损失。据美国芝加哥平安咨询公司统计,1957~1986年发生的100例损失在1000万美元以上的重大爆炸火灾事故中,炼油厂占42例。国内1950~1979年统计的186起爆炸事故中,与油气泄漏有关的事故有48起。过去几十年全世界发生的重大事故中,由于化学物质引起的爆炸事故占50%之多。如:1947年美国发生硝酸铵爆炸事故,造成576人死亡,3000多人受伤;1984年印度博帕尔市的美国联合碳化公司农药厂毒气泄漏,造成2500人死亡,20多万人中毒,5万人失明,10万人终生致残。因此,易燃、易爆、有毒的危险化学品在生产、储存、运输、使用的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工艺操作规程和产品使用说明书的要求进行操作和使用,按照有关规定定期对生产装置、设备进行平安检查,对危险场所和部位进行平安状况的评估并纳入特殊管理。例如,氨水(NH3·H2O)是一种无色透明液体,有强烈的刺激性气味。它的危险特性是易分解放出氨气,温度越高,分解速度越快,可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气体混合物。假设遇高温,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